高效液相色谱仪(HPLC)作为现代分析实验室的核心设备,其稳定运行对实验结果至关重要。本文将系统介绍HPLC的操作规范、日常维护要点及常见故障处理方法,帮助实验人员延长仪器寿命,确保数据准确性。
规范操作流程
开机准备是HPLC分析的第一步关键环节。流动相必须使用HPLC级溶剂,并通过0.45μm滤膜过滤,超声脱气10-20分钟以去除溶解气体。安装色谱柱时需注意流向标识,新柱应先用低流速(0.2-0.5mL/min)平衡,避免突然加压损坏柱床。
分析方法建立时,初始流速不宜过高,建议从1.0mL/min开始逐步提升。对于含缓冲盐的流动相,需特别注意pH范围(通常2-8),超出范围会损伤硅胶基质色谱柱。梯度洗脱结束后,应用初始比例流动相冲洗色谱柱至少30分钟,使系统重新平衡。
关机程序同样重要。先降低流速至0.1mL/min,依次关闭检测器、柱温箱和泵。若使用缓冲盐流动相,必须先用5-10倍柱体积的水冲洗,再用有机相(如甲醇)冲洗保存。长期不用时,色谱柱应充满保存溶剂(反相柱用甲醇,正相柱用正己烷等),两端密封。
日常维护要点
流动相管理直接影响基线稳定性。水相流动相建议现配现用,存放不超过2天,防止微生物滋生。溶剂瓶吸滤头每月应拆下超声清洗(10%硝酸10分钟,纯水冲洗)。在线脱气机需定期检查膜管状态,出现变色或破损及时更换。
泵系统维护重点关注密封圈和单向阀。建议每3-6个月更换泵密封圈,当压力波动>5%时应检查单向阀。清洗单向阀时需注意安装方向,用甲醇超声10分钟后纯水冲洗。带seal-wash功能的仪器要定期补充清洗液(90%水+10%异丙醇)。
进样系统是交叉污染的高发区域。自动进样器针头和针座建议每年更换,出现弯曲、毛刺或堵塞时立即更换。六通阀转子密封垫同样需年度更换,磨损会导致峰形拖尾和残留。手动进样器使用后应用纯水-甲醇交替冲洗装载和进样位置各3-4mL。
检测器维护主要针对流通池。基线噪声突然增大可能是流通池污染,可拆下用甲醇超声清洗,注意勿刮伤石英窗。UV检测器氘灯寿命约1000小时,强度低于50%时应考虑更换。
常见故障处理
压力异常是最常见问题。压力持续升高通常由堵塞引起,应按保护柱→在线过滤器→柱前筛板→色谱柱的顺序排查。压力波动多因泵内有气泡或单向阀故障,可通过大流量冲洗(3-4mL/min甲醇)或超声清洗单向阀解决。
漏液故障需根据位置处理。接头处漏液先检查是否拧紧,仍漏则更换密封垫。泵头漏液多因密封圈磨损,应停机更换。检测器漏液常见于流通池窗口垫片老化,需使用专用工具更换。
色谱峰异常原因多样。鬼峰可能来自样品污染或进样系统残留,应冲洗系统并检查转子密封垫。峰分叉多因色谱柱性能下降或保护柱失效,可更换保护柱或反向冲洗色谱柱。保留时间漂移需检查柱温稳定性(±0.5℃内)和流动相组成。
通过规范的日常操作、定期维护和及时故障排查,可显著提高HPLC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建议实验室建立详细的仪器使用和维护日志,记录耗材更换日期、故障现象及处理措施,为后续维护提供参考。
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化工仪器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非化工仪器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