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医疗领域,膏药贴剂作为药物递送和创面护理的重要载体,其粘附性能直接影响临床疗效与患者体验。剥离强度作为衡量膏药贴剂与皮肤或基材分离所需力值的关键指标,是评估其粘附稳定性、使用舒适度及安全性的核心参数。电子剥离试验机作为检测剥离强度的核心设备,其技术参数与操作流程需严格遵循行业标准,以确保测试结果的科学性与可靠性。本文将以YY/T 0148-2006《医用胶带通用要求》为核心标准,结合山东泉科瑞达电子剥离试验机的实际应用,解析膏药贴剂剥离强度检测的技术要点与设备优势。
一、YY/T 0148-2006标准对膏药贴剂剥离强度的核心要求
YY/T 0148-2006标准对医用贴膏剂的剥离强度提出了明确的技术规范,涵盖试样制备、测试条件及结果判定等关键环节:
试样制备
膏药贴剂需裁剪为25mm宽(或实际宽度)的条状试样,粘贴于厚度1.5~2.0mm、宽度50mm±1mm的不锈钢板上。为确保粘接面无气泡,需使用2000g重压辊以60cm/min速度滚压三次,这一步骤模拟了实际使用中膏药与皮肤的贴合过程,避免因气泡导致局部应力集中影响测试结果。
测试速度与角度
剥离速度需控制在270~330mm/min范围内,且测试过程中剥离角度为180°。该条件模拟了患者日常活动中膏药可能承受的剪切力与剥离力组合,确保测试结果贴近实际使用场景。
力值范围与结果判定
测试仪器的量程需覆盖剥离力的15%~85%,以避免测量误差。标准要求每1cm宽度的平均剥离力应不小于1.0牛顿,这一阈值平衡了粘附稳定性与皮肤安全性:若剥离力过低,膏药易脱落导致药效流失;若过高,则可能引发皮肤损伤或疼痛。
二、电子剥离试验机的技术要求与操作流程
电子剥离试验机需通过高精度传感器、速度控制系统及自动化软件,实现对剥离过程的精准控制与数据采集。以山东泉科瑞达研发的DBL-01电子剥离试验机为例,其技术特点与操作流程如下:
高精度力值采集
DBL-01搭载0.001N分辨率的高灵敏度传感器,量程可选200N至500N,满足YY/T 0148-2006对15%~85%量程范围的要求。传感器采用进口应变片技术,确保剥离力值的实时监测与记录,避免因量程不足或过载导致的数据失真。
精准速度控制
设备支持0.5~1000mm/min无级调速,剥离速度可设定为300mm/min±10mm/min,符合标准规定的测试速度范围。速度控制系统采用闭环反馈机制,通过编码器实时监测电机转速,确保速度稳定性误差≤±0.5%,避免因速度波动导致剥离力曲线失真。
自动化数据处理
DBL-01配备7寸触控屏与智能化软件,可自动生成剥离曲线与强度报告。软件内置YY/T 0148-2006标准模板,用户仅需输入试样宽度、测试速度等参数,即可一键启动测试。测试完成后,系统自动计算平均剥离力(单位N/cm),并生成包含最大力值、剥离曲线及统计结果的PDF报告,减少人为误差,提升测试效率。
标准化操作流程
试样预处理:将膏药贴剂样品置于(21±2)°C、相对湿度(60±15)%的标准环境中静置16小时,消除环境因素对粘性的影响。
试样粘贴与压合:将试样粘性面朝下贴合于不锈钢板,使用2000g压辊以60cm/min速度滚压三次,确保粘接面无气泡。
剥离测试:启动设备后,以300mm/min速度匀速剥离试样,记录剥离过程中的最大力值及曲线变化。
结果计算:通过公式计算剥离强度(单位N/cm),即最大剥离力值除以试样宽度。
三、山东泉科瑞达电子剥离试验机的技术优势
作为专注检测仪器研发的企业,泉科瑞达的DBL-01电子剥离试验机在设计与性能上充分贴合YY/T 0148-2006标准要求,并具备以下差异化优势:
多场景适用性
除膏药贴剂外,DBL-01还可用于胶粘带、敷料、保护膜等多种材料的剥离强度测试,支持180°剥离、90°剥离等测试模式,满足企业多样化需求。例如,在医用敷料检测中,设备可模拟伤口渗出液对粘性的影响,通过调整测试环境湿度,评估敷料在潮湿条件下的粘附稳定性。
智能化操作与数据管理
设备配备触摸屏界面与自动化软件,支持参数预设、数据存储及导出功能。软件内置GMP合规模块,可实现审计追踪、电子签名及数据加密,满足制药、医疗行业的严格监管要求。此外,设备支持RS232接口与LIMS系统对接,实现测试数据的实时上传与共享,提升实验室管理效率。
高稳定性与耐用性
DBL-01采用进口伺服电机与精密丝杠传动系统,确保长期运行的稳定性与测试重复性。同时,设备配备限位保护、过载保护及自动回位功能,避免操作失误导致的设备损坏,提升测试安全性。
YY/T 0148-2006标准为膏药贴剂剥离强度检测提供了科学依据,而电子剥离试验机作为核心检测工具,其性能与操作规范直接决定测试结果的可靠性。山东泉科瑞达DBL-01电子剥离试验机凭借高精度、智能化与多场景适配能力,为膏药生产企业提供了高效、合规的解决方案,助力企业提升产品质量、优化工艺并满足全球监管要求。
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化工仪器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非化工仪器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