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背景及概述
洋葱假单胞菌存在于土壤及水中,因可使洋葱腐烂而得名。在医院环境中常污染自来水、体温表、吸尘器、喷雾器、血管导管、消毒液、血液透析器、导尿管、婴儿浴盆、静脉输液剂等。可引起多种医院感染,包括败血症、脑膜炎、心内膜炎、肺炎、伤口感染、脓肿、关节炎、眼结膜炎等。此菌对多种抗生素有耐药性,包括氨基甙类抗生素。
二、生物学性状
洋葱假单胞菌为革兰氏阴性杆菌。菌体细长,是单个或成对排列,为一端丛毛菌,大多有3~8根鞭毛,但也有的为一根鞭毛。
本菌为需氧菌,生长温度为30。C,在4。C不生长,42。C生长不定。绝大数菌株能在麦康凯培养基上生长,菌落是正圆形,直径l InlTl以下,菌落中心产生淡红色或红色色素。某些菌株还可产生溶于水和氯仿的黄色,而后形成黄红色的吩嗪类色素。一个菌株可产生一种或几种色素。色素的产生与培养基的组成和培养温度有关,如黄色素可在含有铁离子培养基中产生。从临床标本新分离出的菌株常常无色素产生。
本菌氧化酶反应多为阳性,有70%菌株能液化明胶,有80%菌株能分解β一半乳糖苷,能氧化葡萄糖,麦芽糖、乳糖等,精氨酸水解阴性,不还原硝酸盐,产生赖氨酸脱羧酶。
三、细菌学检验
可采集脓液,尿液等标本直接接种血液琼脂平板进行分离培养;血液可先行增菌尔后进行分离培养,一般经30 培养18~24小时后,可根据形态、染色,菌落特征,生化反应,按鉴定特性进行鉴定,见下表。
四、导致疾病
1、洋葱假单胞菌肺炎
洋葱假单胞菌肺炎是洋葱假单胞菌)引起的肺部感染,主要见于免疫机制严重受损的患者(如血液病、恶性肿瘤)和囊性纤维化病人,大部分病情进行性加重,并且洋葱假单胞菌对大多数抗菌素耐药,预后较差。
2、病原学
本菌在营养缺乏状况下仍能繁殖,它能利用许多物质生长,从简单的盐如醋酸铵到复杂的有机分子如2,4,5一三氯苯氧乙酸(一种除莠剂),甚至利用青霉素G作为营养物质。本菌在医院环境中常污染自来水、雾化吸入器、体温计等,见下表,能在多种消毒剂聚烯吡酮碘,并由此引起洋葱假单胞菌院内感染流行,可导致心内膜炎、败血症、术后和烧伤创口感染、腹膜炎、骨髓炎、关节炎、脑膜炎、肺炎、肺脓肿,因此可在这些患者的血液、尿液、脓液、胸水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检出本菌。本菌的繁殖生长能力和对现在使用的许多消毒剂、防腐剂有抵抗力,使得它成为较难治疗的院内感染病原。
某些洋葱假单胞菌菌株比其它菌株更具有传染性和致病力。个别菌株与大部分新发生的感染有关,不同地区发生的感染也与个别菌株有关。
3、发病机制与病理改变
洋葱假单胞菌为机会致病菌,对健康人体和动物致病力较低。动物试验表明:白细胞缺乏的大鼠吸入一定量的洋葱假单胞菌可引起洋葱假单胞菌肺炎;而健康大鼠吸入的细菌立且p通过粘膜纤毛系统以及局部的杀菌作用清除,不引起肺炎。在免疫机制严重受损和/或晚期囊性纤维化患者,洋葱假单胞菌通过已污染的雾化吸入器、肺功能仪、呼吸机等直接进入呼吸道,尤其在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的病人,细菌绕开粘膜纤毛系统,直接进入下呼吸道,引起感染。部分病人的鼻窦可能有洋葱假单胞菌生长,以至形成吸入性肺炎。
大部分菌株产蛋白酶(明胶酶)和脂酶。细菌可能通过释放毒素和酶直接破坏肺组织。引起坏死性或其它类型肺炎、肺脓肿等;部分菌株能合成吩嗪色素,该色素能阻滞淋巴细胞增生。部分病人还有免疫复合物形成参与组织破坏。如合并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可能和铜绿假单胞菌有协同作用。
五、治疗
洋葱假单胞菌天然对常用的大多数抗菌素耐药。它对第1代和第2代头孢菌素及传统的抗假单胞菌青霉素,如羧噻吩青霉素(ticarcillin)耐药。也有专家指出:尽管洋葱假单胞茵体外药敏试验对大多数抗菌素耐药,联合化疗(如氨基甙类抗菌素和p一内酰胺类抗菌素合用)仍可能有效。这是因为:第1,体外抗菌素敏感性不能代表肺内炎症反应时的内环境情况。换句话说,体内反应可能是抗菌素的综合作用。第2,现在用于洋葱假单胞菌的抗菌素敏感试验可能不适当,该菌比铜绿假单胞菌生长慢,30c时易生长。也可能洋葱假单胞菌的大量生长会影响其它菌的辨别,如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流感嗜血杆菌。
六、预防
针对该菌通过直接接触传播和社会接触传播,感染洋葱假单胞菌的病人应和未感染的病人隔离,并限制其社会活动,但后者往往遭到病人反对,且有争议;医务人员接触病人后应洗手,以减少交叉感染机会;杜绝共同使用雾化吸入器,避免交叉感染,并每天将雾化吸入器拆开浸入次氯酸钠溶液消毒,每周高压灭菌一次。对患有鼻窦炎的病人,应进行鼻窦穿刺,减少感染源。
北京百欧博伟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的微生物菌种查询网提供微生物菌种保藏、测序、购买等服务,是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的服务平台,并且是集微生物菌种、菌种,ATCC菌种、细胞、培养基为一体的大型微生物查询类网站,自设设备及技术的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欢迎广大客户来询!
相关产品
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化工仪器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非化工仪器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