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推荐:气相|液相|光谱|质谱|电化学|元素分析|水分测定仪|样品前处理|试验机|培养箱


化工仪器网>技术中心>其他文章>正文

欢迎联系我

有什么可以帮您? 在线咨询

FT-F1汽车雾化试验仪 内饰件雾化测定仪——仪器百科

来源:济南兰光机电技术有限公司   2025年07月16日 10:41  

  本信息由济南兰光机电技术有限公司发布提供。

  FT-F1汽车雾化试验仪(内饰件雾化测定仪)是一种专门用于测试汽车内饰件材料中挥发性有机物质在高温下蒸发冷凝情况的设备。

  FT-F1汽车雾化试验仪适用于汽车内饰件材料中挥发性有机物质,如PVC、纺织品、皮革、非织造布、橡塑产品等材料在高温下其挥发性成分起雾性能情况的评价。通过模拟高温环境,使材料中的挥发性成分蒸发出来,并冷凝在特定的收集装置上,从而量化材料的雾化性能。该设备广泛应用于汽车内饰材料的质量控制与研发,也适用于飞行器内饰材料以及其他需要评估材料高温挥发性成分蒸发情况的领域。

工作原理

  FT-F1汽车雾化试验仪的工作原理基于物质的挥发性和冷凝性质。在测试过程中,将待测材料置于起雾杯中,并加热至设定温度。材料中的挥发性成分在加热过程中蒸发出来,并被导入冷却装置中。蒸发出的气体在冷却装置中冷凝成液态或固态物质,并收集在玻璃板或铝箔等收集装置上。通过测量收集装置上冷凝物质的量或性质(如光泽度、雾度、重量等),可以评估材料的雾化性能。

主要技术特点

  1、高精度控温:设备采用宽范围、高精度的控温装置,能够轻松实现非标测试,确保测试过程中的温度稳定,提高测试结果的准确性。高温槽温度范围可达室温至150℃(可扩展至室温至280℃,需另购),控温精度为±0.1℃。

  2、多种测试方法:支持光泽度法、重量法、雾度法等多种测试方法,满足不同测试需求。光泽度法通过测量玻璃板冷凝前后的光泽度值来计算试样的成雾值;重量法则通过称量铝箔冷凝前后的重量变化来得出试样雾化-凝结物的重量;雾度法则通过测量玻璃板冷凝前后的雾度值来评估试样的成雾性能。

  3、多工位设计:设备采用多试验位设计,可同时进行试样试验和空白试验,提高测试效率。

  4、人性化操作:设备运行稳定,系统采用微电脑控制,搭配LED数码显示屏幕和PVC操作面板,方便用户快速、直观地查看检测数据和结果。

636513604010866910838.jpg

技术指标

  FT-F1汽车雾化试验仪的主要技术指标包括高温槽温度范围、低温槽温度范围、控温精度、外形尺寸等。具体指标如下:

高温槽温度范围:室温至150℃(可扩展至室温至280℃,需另购)。

控温精度:±0.1℃(在150℃时)。

低温槽温度范围:0至100℃。

低温槽控温精度:±0.1℃

高温槽外形尺寸:670mm(L)×490mm(W)×540mm(H)。

低温槽外形尺寸:400mm(L)×220mm(W)×520mm(H)。

执行标准:ISO 6452、DIN 75201、SAE J1756、QB/T 2728、BS EN 14288、PV 3920、PV 3015、ES-X83231、NES M0161、D45 1727、GM 9305P、TSM 0503G

应用领域

  FT-F1汽车雾化试验仪广泛应用于以下领域:

汽车内饰材料:如仪表板、旋钮、座垫、地板革、顶棚材料等的高温挥发性成分测试。

飞行器内饰材料:同样适用于飞行器内部使用的各种内饰材料的雾化性能测试。

其他领域:还可用于胶粘制品、海绵、EPE保温材料等材料的高温挥发性测试。

操作步骤

  FT-F1汽车雾化试验仪的操作步骤通常包括准备试样、开启高低温浴槽并达到设定温度、清洗起雾杯及起雾玻璃板、放置试样、放置起雾玻璃板或铝箔、放置冷却腔、保持设定温度并正常运转至试验要求时间、取下玻璃板或铝箔并放至规定时间、测量玻璃板的光泽度或雾度或铝箔的重量,最后比对数据并得出最后结果。

维护保养

  为确保FT-F1汽车雾化试验仪的长期稳定运行和准确性,需要定期进行维护和保养。具体维护措施包括清洁设备表面、检查密封性能、校准温度和时间参数等。此外,还应遵循设备的使用说明书和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和维护。

  综上所述,FT-F1汽车雾化试验仪是一种高精度、多功能的测试设备,在材料科学、化学工程以及汽车内饰材料研发、生产、质量控制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化工仪器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非化工仪器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企业未开通此功能
详询客服 : 0571-87858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