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色谱柱再生:恢复分离效能的关键步骤
凝胶色谱柱长期使用后,可能因样品残留或微生物污染导致柱效下降。再生流程需根据污染物类型选择方法:
有机物污染:用纯甲醇或乙腈以0.5mL/min流速冲洗2-4小时,置换凝胶孔隙中的疏水杂质。
盐沉积或蛋白质污染:采用阶梯式冲洗法,先用50%乙腈+0.1%TFA)冲洗1小时,再换用0.1MNaOH溶液冲洗2小时(需确认色谱柱耐受pH),最后用纯水平衡至中性。
再生后验证:注射标准样品(如聚乙二醇或蓝葡聚糖),对比再生前后保留时间与峰形,若理论塔板数恢复至初始值的80%以上,则再生成功。
二、泵密封更换:保障流速稳定的核心操作
泵密封磨损会导致漏液或压力波动,需定期更换:
更换时机:若发现泵头有液体渗出、压力不稳定或流速误差超过±2%,需立即更换密封圈。
操作步骤:关闭仪器电源,排空系统压力;拆卸泵头,取出旧密封圈(注意方向);用异丙醇清洁密封槽,安装新密封圈并涂抹硅脂润滑;重新组装后,用纯水以0.1mL/min流速排气泡,逐步升至目标流速。
注意事项:避免使用尖锐工具触碰密封圈,防止划伤;更换后需运行至少30分钟,观察压力是否稳定。
三、基线校准:确保数据准确性的基础
基线漂移或噪声过高会影响定量结果,需定期校准:
校准前准备:用纯流动相冲洗系统至基线稳定(通常需2-4小时),确保检测器池温度与柱温一致。
校准方法:进入仪器软件“基线校准”模块,采集空白溶剂信号,自动扣除背景噪声;若手动校准,需记录基线偏移值,在数据分析时修正。
维护建议:每月检查一次基线稳定性,若噪声>0.5mAU(UV检测器)或漂移>0.1mAU/min,需清洗检测器流通池或更换氘灯。
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化工仪器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非化工仪器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