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推荐:气相|液相|光谱|质谱|电化学|元素分析|水分测定仪|样品前处理|试验机|培养箱


化工仪器网>技术中心>其他文章>正文

欢迎联系我

有什么可以帮您? 在线咨询

微生物采样过程中如何避免交叉污染?

来源:杭州华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2025年06月29日 16:51  
在微生物采样过程中,交叉污染可能源于设备残留、人员操作、环境微生物或样本间相互污染,需从全流程实施严格的防污染措施。以下是分场景的标准化操作指南及技术要点:
 
一、采样前的设备与耗材灭菌
 
1.硬件灭菌规范
 
可重复使用设备:
 
金属采样头(如撞击式采样器):121℃高压蒸汽灭菌20分钟(GB/T38512-2020),或使用70%乙醇+火焰灼烧(适用于现场应急处理)。
 
塑料部件(如采样泵管路):用0.1%过氧乙酸浸泡30分钟,再用无菌水冲洗3次,晾干后紫外照射(254nm,≥30分钟)。
 
一次性耗材:
 
培养皿、采样袋等需选用辐照灭菌产品(钴-60照射,剂量≥25kGy),拆封前检查包装完整性(ISO11607-1标准)。
 
2.灭菌效果验证
 
每次灭菌后进行生物监测:放入嗜热脂肪芽孢杆菌ATCC7953孢子条,灭菌后培养(56℃,48小时),菌落数应为0(GB8599-2021)。
 
二、采样现场的操作防污染体系
 
1.人员无菌操作准则
 
三级防护要求:
 
普通环境:穿戴一次性实验服+医用手套(如丁腈手套),采样前用75%乙醇擦拭手套表面。
 
高风险环境(如临床样本):需穿戴无菌隔离衣+护目镜+双层手套,每采样1次更换外层手套。
 
动作规范:
 
采样时手臂避免越过采样口上方,保持采样头距身体≥30cm,呼吸方向与采样口呈90°夹角。
 
禁止在采样区域内整理头发、触摸面部,如需调整设备,需先更换手套或消毒手部。
 
2.空间分区与气流控制
 
采样区划分:
 
设置50cm×50cm的无菌操作区,用75%乙醇喷洒桌面形成消毒带,采样器放置于区域中央。
 
高洁净度场景(如ISO5级洁净室)需在层流工作台(风速0.36-0.54m/s)或生物安全柜(BSC-II级)内操作。
 
气流干扰控制:
 
采样前关闭门窗,停止空调系统运行10分钟(避免气流携带外源微生物),人员走动控制在1米外。
 
三、样本采集过程的隔离措施
 
1.分批次采样防交叉方案
 
批次间隔消毒:
 
每完成1个样本采样后,用75%乙醇擦拭采样器外壳、采样口及操作台面,作用5分钟后再进行下一样本采集。
 
若采集不同类型样本(如环境样本与临床样本),需更换全套采样头及管路,避免残留微生物混淆。
 
2.特殊样本的隔离技术
 
高浓度样本处理:
 
处理污水、粪便等高负荷样本时,使用带负压过滤的采样器(如MilliporeEZ-Pak),采样后立即密封滤芯,防止气溶胶扩散。
 
致病菌采样:
 
采用生物安全型采样头(如带HEPA过滤的闭合式采样器),采样后放入防漏金属罐(内层铺吸水纸+0.5%次氯酸钠溶液)。

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化工仪器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非化工仪器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企业未开通此功能
详询客服 : 0571-87858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