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推荐:气相|液相|光谱|质谱|电化学|元素分析|水分测定仪|样品前处理|试验机|培养箱


化工仪器网>技术中心>解决方案>正文

欢迎联系我

有什么可以帮您? 在线咨询

从固体到液体:特殊材料介电测试的破局之道

来源:北京航天伟创设备科技有限公司   2025年06月24日 10:30  
在介电性能测试中,固体薄片与液体材料往往需要 “特殊对待”,其测试方法的差异背后,是材料形态与极化特性的本质区别。


超薄粘性材料:叠加与隔离的艺术
对于 50-250μM 的超薄绝缘材料(如粘性薄膜),直接测试因厚度过薄会导致精度下降,叠加测试法是破局关键:


  1. 用锡箔纸覆胶隔离材料上下表面,防止短路;

  2. 按厚度叠加特定层数(50μM 需 30 层,250μM 需 6 层),确保总厚度在 1-5mm 的最佳测试范围;

  3. 通过公式 ε=(D2-2×DX)/D4 计算,扣除锡箔厚度(DX)的影响。
    这种方法如同 “积少成多”,将微观尺度的测量转化为宏观操作,既保证了样品平整度,又避免了边缘电场效应。


液体材料:容器与电容的精准匹配
测试液体介电常数时,需将平板电容器更换为液体杯:


  • 7mm 深度液体杯(内径 48mm)适用于 5-6mm 深度液体(约 10ml),接触面积 S=π×24²≈1808mm²;

  • 32mm 深度液体杯则需注入 30mm 深度液体(约 54ml),面积计算需考虑侧壁接触(S=π×24²+π×48×30≈6330mm²)。
    通过电容法测试时,先调节空杯电容至谐振,再注入液体后再次谐振,两次电容值的差异结合公式 ε=C×d/(ε₀×S)(ε₀为真空介电常数)即可算出介电常数。值得注意的是,液体需均匀无气泡,注入深度需精确,否则会引入误差。


从固体到液体,特殊材料的测试难题本质上是对 “边界条件” 的把控 —— 通过巧妙的夹具设计、层数计算和容器匹配,让原本复杂的介电性能分析变得有章可循,这不仅是技术的突破,更是科学思维在工程实践中的生动体现。


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化工仪器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非化工仪器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企业未开通此功能
详询客服 : 0571-87858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