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定期更换与检查
更换周期
9182氧电解液及渗透膜的更换周期一般为3 - 6个月。这是因为电解液在使用过程中会逐渐消耗,渗透膜也会因长期接触水样而老化、损坏,从而影响测量的准确性。
如果发现测量系统响应时间变长、膜破裂或在无氧介质中电流增大等情况,也需要及时更换电解液和渗透膜。
检查电极
在更换电解液和渗透膜时,要仔细检查银阳极。如果银阳极表面2/3以上变黑,则需要进行再生处理。再生方法是将电极的黑色部分浸泡在10%的氨水中约一小时,然后用软水冲洗并擦干。如果氨水清洗效果不佳,可以用软砂纸对发黑部分进行抛光,再冲洗、擦干。
二、正确操作与存储
操作注意事项
在更换电解液时,要确保操作过程中不损坏透气膜。拆装电极时不能弄破渗透膜,也不能用滤纸擦电极上的渗透膜,以免损坏。
更换电解液后,电极需要重新极化和校准。极化过程需要连续通电8小时以上,电极极化后才能进行标定。
存储条件
当仪器长时间不使用时,应取出电极并套上保护帽。如果电极需要长期存放,应将膜体中的电解液倒掉,使电极保持干燥。但需要注意的是,电极不能干置,否则会影响其性能。
三、测量环境与设备维护
测量环境要求
被测水样的温度应保持在45℃以下。如果水样温度较高,应采取降温措施,如使用水冷器进行降温。
水样中不能有大的硬物,浊度也不能过大。进水管应使用不锈钢管,避免使用橡胶管。
设备维护
电极电缆插头不能进水。如果出现数据跳动过大,要检查透氧膜是否存在渗漏。
定期进行校准是确保测量准确性的关键。一般可以使用空气斜率校准+电气零点校准的方式。校准时,空气温度和被测水体的温度应尽量接近,如果温度相差较大,应将电极在被测水体中浸泡一段时间后再校准。
四、安全与防护
个人防护
电解液可能具有一定的腐蚀性,操作时应佩戴手套,避免电解液接触皮肤、眼睛或口腔。如果不慎接触,应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
设备保护
在开机状态下,禁止拆装电极。如果电极失效需要更换,应在关闭仪器后再进行操作。
通过以上这些维护事项的注意,可以有效延长9182氧电解液及相关设备的使用寿命,同时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化工仪器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非化工仪器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