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网络预付费系统用来辅助物业的水电收费管理,是基于智能仪表、物联网及云计 算的新型能源管理信息化管理平台。当业主用户的电表内余额不足时,系统平台自动向用户发出短信提示,用户可随时随地通过手机给电袁充值,并可查看详细的历史充值记录和能耗费用明细。网络预付费系统从根本上解决物业抄表难、收费难的问题,同时也为业主用户带来便利、并提供更好的数据服务,实现了物业与业主用户的双赢。
1 行业背景
近年来,产业园区电能的使用消耗迅速增长, 电力成本在园区运营中的成本比重持续增加,物 业对于电费的收缴管理越来越重视,在实际运营 中,因为服务、管理或其它方面的纠纷,用户拖 欠电费的情况时有发生,物业管理部门为了消除 收费难、欠账多、偷窃电等诸多难题,一直在苦 苦探索。
另一方面,传统方式的电表需要上门抄表、人 工计算,工作量大、易出错;插卡式预付费电表还 需要在窗口缴费,客户充值难,对物业收费服务不 满意;出现仪表故障、窃电漏缴无法及时掌控;而 且没有能耗和电费数据的积累,不能产生更多价值, 无法提供增值服务等。
结合互联网的概念,寻求打破传统的能源缴费 管理模式,积极采用“能源”预付费的模式,促进 网络预付费系统的建设,不仅能够大大降物业运营 的风险,还能提升物业管理的服务水平,显著提高 企业的经济效益,是改善物业能源收费管理的理想 选择。
2 项目需求
某软件企业集团在全国各地拥有多个产业园 区,每个园区有几十家至几百家的企业或商业租户, 为了提升管理效率,总部开发了统一的智慧园区管 理平台为人园企业提供服务,但是能源计费方面依 然采用人工抄计费的方式。以某一个园区为例,该 园区占地602.4亩,总建筑面积58万平方米,集商 业办公、餐饮购物、商超酒店为一体,拥有各类商 家400多户,每个月由电工定期巡视抄表,计算电 费后报送给各个企业,企业需要在工作时排队缴纳 水电费,这显示经不能满足智慧园区建设的需要。
为了实现园区能源计费管理的智能化,物业 管理部门引入了网络预付费系统,实现能源的远 程自动采抄、商户移动端自助缴费,集团集中统 一管理,达到先缴费、后用能、有效管控的目的, 有效的降低运营风险。园区对网络预付费系统的 详细需求如下:
1)建设统一的能源计费管理云平台,实现集团 下属各园区的人驻企业、商户水电计费的集中管理;
2)各园区物业不再设置能源计费主机,全部在预付费云平台上查看能耗数据、进行充值缴费,实 现资源共享;
3)支持APP、微信公众号、查询缴费机、人工 窗口等多种充值渠道,和现金、银联、微信、支付 宝等多支付方式;
4)具备智能的短信通知功能,对于低余额欠费、 充值成功、充值失败进行自动短信提示,也可以由 物业主动下发通知,例如停电检修等信息;
5)预付费平台具备通用的系统接口,能够与第 三方系统无缝对接,以便实现电费、物业费缴纳及 其它业务的统一管理;
6)自动生成能源缴费对账单据,统计月度的累 计充值金额、表内能余额、累计用电量数据,及时 发现漏洞,杜绝费用纠纷;
7)预付费平台需要具备电表的远程分合闸控制 功能、防窃电功能、恶性负载监测功能等,确保租 户用电安全可控;
8)预付费平台需要具备良好的可扩展性,支 持大数量电表的分阶段接入,同时具备安全保障措 施,具备费用充值加密传输和数据的冗余备份存储 功能;
3 预付费解决方案
网络预付费管理系统利用先进的互联网 技术、云计算技术、物联网技术,借助终端预付费 表计实现电能消耗的在线监测和管理,为智慧园区 能源计费管理提供全新解决方案。系统通过网络(手机APP、微信公众号等)在线监测管理用能,先充 值后用能、低余额报警、无余额断电、远程分合闸 控制等管理手段有效解决抄表难、收费难的问题。 同时,对能耗计量的使用状况进行实时采集,实现 数据的集中存储和统一管理,大大减少了人工劳动, 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为有关部门管理、统计、 分析能源使用情况提供依据,使电能计量收费变得 简单高效。
3.1系统架构
网络预付费系统支持私有云和公有云两种部署 方案,例如将系统部署在阿里云上为不同的客户提 供能源预付费服务,预付费电能仪表通过互联网(或 4G数据采集器)与阿里云服务器相连接,业主用户 通过手机远程查看电表数据、进行充值操作。 本项目的预付费系统云平台方案构架如下图所示: 该系统平台具有较好的兼容性和扩展性,既可 以实现对电表的预付费管理,也可接人智能水表实 现综合管理,软件功能可以在实现预付费的基础上 扩展能源管理、配电监控等功能。
3.2方案优势
预付费系统云平台方案的技术优势主要 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软硬产品一体化系统平台与自有硬件配套, 仪表与系统之间采用私有协议加密传输,避免数据 泄漏危害物业财产安全; ·多回路智能电表:具备单相、三相、多回路 等种类多样的预付费电表,满足各种计费场合的需 要,一次安表终身使用; ·保障运行安全:仪表计量具备防窃电功能、 恶性负荷的识别功能,数据传输过程安全加密,信 息存储设计冗余备份,确保系统运行绝对安全可靠; ·平台扩展与数据接口:平台采用集群部署方 式,可根据业务规模变化增减服务器数量,系统软件数据与上级系统无缝对接,实现数据与业务功能 的共享;
4 系统功能介绍
4.1可视化监测
网络预付费系统能够以地图、系统图等样 式监测各个用户及智能仪表的位置,方便物业管理 人员能够快捷的查找到目标对象,并以数字、颜色 直观的展示预付费仪表的失联、告警、异常、欠费、 跳闸等状态,让管理人员及时掌握系统的运行隋况, 找出重点管理对象。
4.2充值缴费
网络预付费系统配套有专门的APP软件和微信 公众号,业主用户可以通过手机随时随地查询其绑 定仪表的当前余额,并进行快捷的充值操作,支持 通过微信和支付宝付款,充值金额实时到账, 不影响正常用电。
4.3短信提示
预付费电表内余额不足时,系统会在工作时间及时向业主用户发出充值提示,物业管理人员也可 以主动向客户发出缴费提示短信;在用户充值成功 后,相应的也会发出短信提示,系统还可以统计发 送短信总数、计费条数、以及是否发送成功,并查 看短信详情。
4.4异常报警
预付费系统可以设置多种报警类型,并支持以 短信或邮件的方式提示用户关注。不仅在发生欠费 跳闸时发出报警,当检测到恶性负载、仪表线路温 度过度时也会及时发出报警,确保用电安全,此外 对于仪表或网络通讯异常时也会发报警提示,避免 因为通讯质量原因导致的充值失败。
4.5账单管理
账单管理功能可以统计园区全部商户的日月年 充值缴费金额,生成月度的缴费明细账单发送给财 务管理人员核对;也可以查询每个业主用户的详细 充值记录,查询用户在某段时间的期初的余额、期 末的余额、期间充值金额、消耗的金额及能耗量值, 进行账单核对。
4.6档案管理
系统具备仪表档案与业主用户档案管理功能, 仪表档案功能用于添加、废除、更换计费仪表,并 设置仪表费率、使用欠费跳闸功能;业主用户档案 与智慧园区CRM客户信息保持一致,用于满足租户 信息变更的需要,进行开户、报停退费等操作。
4.7数据接口
网络预付费系统向第三方系统平台提供开放的 数据接口,将仪表能耗数据、缴费功能、APP端功 能集成到智慧园区管理平台,例如可以业主用户可 以通过园区统一的物业管理APP软件进行仪表余额 查询、费用充值,通过ERP系统查询月度能源缴费 情况,通过能源管理系统分析各个商户能耗数据等。
5 客户应用价值
网络预付费系统从根本上解决了智慧园 区的抄表和收费难问题,大大提高园区物业管理的工 作效率、降低运营成本,同时实现了用电管理的智能 化,及时发现异常用电,减少安全隐患和财 产损失。对业主用户业来说,使用网络预付费系统减 少了排队缴费等候时间,还能够随时随地查看用电余 额,了解用电明细、掌握用电水平,也会带来很大帮助。
5.1解决收费困难问题
预付费电表具备欠费自动断电的功能,用户在 使用电能之前必须先行缴费,这就从根本上解决了 电费收取困难问题,使资金回收有了可靠的保障。
5.2缓解流动资金压力
实行预收费管理,用户先行缴纳电费后用电,这样 物业公司就不再需要向供电局垫付用电费用,反而可以 提前获取用户预付的电费,大大绷辞流动资金压力。
5.3节省物业时间和人力
不需安排电工上门抄表和频繁巡视电表工作, 只需要远程查看预付费系统的运行状态即可,避免 与部分用户产生不必要的纠纷,提高能源收费服务水平。
5.4辅助物业费用收缴
系统可设置关联控制或远程手动断电功能,物 业人员可以要求用户先行缴纳所欠的物业费、租金、 管理费等费用,才可以购电充值。 5.5减少用电安全隐患 用电可视化监测,及时发现异常用电回路和故 障仪表,减少安全隐患和财产损失;可设定用电功 率限制,当用户超过设定功率时,预付费电表会自 动断电保护,继而保护用电设备。
5.6提升能源服务品质
系统实现了售电的网络化、智能化,用户可以 通过手机随时随地查询余额、自助缴费,不仅减少 物业窗口收费工作时,也大大减少用户排队等候时间。
5.7提供更多增值服务
系统为用户保留全面的电能测量参数以及详细 能耗记录,并提供能耗使用情况报告,为用户总结 用电规律、发现用电漏洞,辅助运营管理。
6 结束语
网络预付费系统打破了“先用电、后缴 费”的传统供用电模式,取代了“只服务物业、不 便利商户”的插卡式预付费系统,提供了“先缴费、 后用电,轻运行、重服务”新型能源计费管理解决 方案,大幅改善收费环境、降低运营成本、提高服 务水平,同时为物业管理和业主商户提供便利,补 充智慧园区平台在能源计费管理方面的短板。
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化工仪器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非化工仪器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