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推荐:气相|液相|光谱|质谱|电化学|元素分析|水分测定仪|样品前处理|试验机|培养箱


化工仪器网>技术中心>行业标准>正文

欢迎联系我

有什么可以帮您? 在线咨询

GB/T45330-2025锂电正极材料水分测定,上海禾工AKF-CH7优势

来源:上海禾工科学仪器有限公司   2025年05月28日 14:08  

近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正式发布了《GB/T 45330-2025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水分含量的测定 卡尔费休库伦法》国家标准,这是我国针对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水分含量测试的国家标准,将于2025年9月1日正式实施。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水分含量会直接影响电池的容量、循环寿命和安全性。若水分超标,可能会导致电解液分解、SEI膜异常,甚至引发电池膨胀或热失控等严重问题。因此,精确测定正极材料中的水分含量对于锂离子电池的质量控制和性能提升至关重要。

GB/T45330-2025锂电正极材料水分测定,上海禾工AKF-CH7优势

新国标对水分测定的要求

GB/T45330-2025标准明确规定卡尔费休库伦法作为测定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水分含量的方法,适用于钴酸锂(LCO)、镍钴锰酸锂(NCM)、镍钴铝酸锂(NCA)、锰酸锂(LMO)、磷酸铁锂(LFP)、磷酸锰铁锂(LMFP)等多种正极材料,测定范围为0.0005%至0.5000%。

该标准对仪器设备的要求较为严格,其中卡尔费休库伦水分仪需带有蒸发器,加热温度不小于150℃,电解电流精度1mA。同时,对试验环境、样品处理、试验步骤等都有明确的规定,以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上海禾工仪器AKF-CH7的优势

上海禾工仪器有限公司推出的AKF-CH7卡尔费休水分测定仪,凭借其精准的测量技术、可靠的性能以及简便的操作流程,成为符合GB/T45330-2025新国标要求的理想选择之一。


GB/T45330-2025锂电正极材料水分测定,上海禾工AKF-CH7优势


高精度测量:AKF-CH7的电解电流精度1mA,能够满足新国标对水分仪精度的严格要求,精准测定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中极低含量的水分,为电池材料的质量控制提供有力保障。


高效的加热系统:仪器配备的加热炉可实现最高280℃的加热温度,远高于新国标中不小于150℃的要求,能够确保样品中的水分充分蒸发,快速、准确地将水分带入滴定杯中进行测定,提高测试效率。


智能的操作系统:AKF-CH7拥有智能的操作系统,通过触摸屏即可完成所有操作,简单易用,降低了对操作人员的专业技能要求,减少了人为误差,使测试结果更加稳定可靠。而且,该仪器可自动记录测试结果,并具备数据存储和打印功能,方便用户对数据进行管理和追溯。


良好的兼容性:仪器对环境的适应性较强,能够在不同的实验室环境中稳定运行,为用户提供更灵活的使用选择。


完善的配套服务:上海禾工仪器有限公司作为专业仪器制造商,拥有完善的售后服务体系,可为用户提供更专业的技术支持和售后保障,确保仪器的长期稳定运行。

GB/T45330-2025锂电正极材料水分测定,上海禾工AKF-CH7优势

应用案例

AKF-CH7卡尔费休水分测定仪已经在众多锂离子电池材料企业和相关研究机构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和认可。

实验结果一:


样品样品质量/g水含量/ug检测时长/min测量结果/ppm平均值/ppm
钴酸锂1.7833522.35:39292.9283.5
1.539446.75:21290.3
1.1933318.94:42267.2


结论

1.采用AKF-CH7卡尔费休水分测定仪卡氏加热进样测定钴酸锂样品中的含水量约为283.5ppm,检测快速方便,结果和重复性较好,符合相关指标要求。

实验结果二:


样品样品质量/g水含量/ug检测时长/min测量结果/ppm平均值/ppm
磷酸铁锂0.7406460.34:22621.5630.5
0.7579486.65:09642
0.7828491.65:46628




1.采用AKF-CH7卡尔费休水分测定仪卡氏加热进样测定磷酸铁锂样品中的含水量约为630.5ppm,检测快速方便,结果和重复性较好,符合相关指标要求。

2.磷酸铁锂极易吸潮,须严格控制取样和测试环境。


结语

随着GB/T45330-2025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水分含量测定新国标的实施,对水分测定仪器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上海禾工仪器的AKF-CH7卡尔费休水分测定仪凭借其性能和优势,符合新国标的要求,为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水分含量测定提供了一种精准、高效、便捷的解决方案,值得相关企业和研究机构的信赖和选择。

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化工仪器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非化工仪器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企业未开通此功能
详询客服 : 0571-87858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