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面加热型密封胶锥入度试验仪的操作步骤
以下是路面加热型密封胶锥入度试验仪的详细操作步骤,涵盖试验前准备、试验过程及结果处理等环节:
一、试验前准备
1. 仪器与材料检查
1.1仪器确认:(1)检查锥入度试验仪是否完好,包括标准锥、连杆、刻度盘、底座平台等部件,确保无松动或损坏。(2)校准仪器指针或位移传感器,确保刻度盘读数准确(精度需达 0.1mm)。1.2材料准备:(1)取适量加热型密封胶样品,放入加热容器中(如烘箱或加热锅),按产品规定的加热温度(通常为 160~200℃)熔融,搅拌均匀后静置脱泡。(2)准备盛样皿(金属或玻璃材质,直径约 70mm,深度约 40mm),内壁涂少量甘油以防粘连。
2. 样品浇筑与冷却
2.1将熔融后的密封胶缓慢倒入盛样皿,避免产生气泡,液面高度应略高于盛样皿边缘(约 5mm)。2.2待样品在室温下冷却 30~60 分钟,初步凝固后,放入恒温水浴(25±0.5℃)中保温 1~2 小时,确保样品W全冷却并达到试验温度。
二、试验操作步骤
1. 仪器调平与归零
1.1将恒温水浴中的盛样皿取出,放置在锥入度试验仪的底座平台上,用水平仪调整仪器底座至水平状态。1.2调整连杆,使标准锥的J端恰好接触样品表面(可通过反光镜观察针尖与样品的接触点),然后将刻度盘指针调至 “0” 位。
2. 锥入度测试
2.1手动操作(传统仪器):(1)按下释放按钮,同时启动秒表,使标准锥自由下落刺入样品,持续 5 秒后立即锁定连杆。(2)读取刻度盘指针所示数值,即为该样品的锥入度(单位:0.1mm,如指针指向 25,则锥入度为 25×0.1=2.5mm)。2.2自动操作(电子仪器):(1)在仪器操作界面设置测试时间(5 秒),点击 “开始” 按钮,仪器自动释放标准锥并记录刺入深度。(2)直接读取电子屏幕显示的锥入度数值。
3. 重复试验
3.1在同一盛样皿中,选择至少 3 个不同位置(彼此间距及与皿边缘间距均不小于 10mm)进行平行试验,取算术平均值作为测试结果。3.2每次测试后,需用蘸有溶剂(如汽油)的棉球擦净标准锥,并用干布擦干,避免残留样品影响下次测试精度。
三、结果处理与注意事项
1. 数据处理
1.1计算 3 次平行试验的平均值,若单个数据与平均值的差值超过平均值的 5%,则舍去该数据,重新补做试验直至符合要求。1.2记录试验结果,注明样品名称、加热温度、试验温度及测试日期等信息。
2. 注意事项
2.1温度控制:样品冷却和试验过程中,温度偏差需严格控制在 ±0.5℃,温度过高会导致锥入度偏大,过低则偏小。2.2标准锥清洁:每次测试后B须C底清洁,避免样品硬化黏附影响针尖形状和质量。2.3操作速度:释放标准锥时应迅速果断,避免人为延迟导致测试时间误差。2.4A全防护:熔融样品温度较高,操作时需佩戴隔热手套,防止T伤。
四、仪器维护
1、试验结束后,及时清理盛样皿和仪器部件,残留的密封胶可用加热法或溶剂软化后Q除。
2、定期校准仪器(每年至少一次),检查标准锥的质量(102.5±0.05g)和锥杆 + 连杆的总质量(47.5±0.05g),确保符合标准要求(如《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TG E20)。
通过以上步骤,可规范完成路面加热型密封胶的锥入度试验,准确评估其稠度和施工性能。
相关产品
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化工仪器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非化工仪器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