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推荐:气相|液相|光谱|质谱|电化学|元素分析|水分测定仪|样品前处理|试验机|培养箱


化工仪器网>技术中心>其他文章>正文

欢迎联系我

有什么可以帮您? 在线咨询

地下水除钙镁、降低硬度强酸阳离子树脂

来源:科海斯(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湖北分公司   2025年05月28日 09:29  

地下水除钙镁、降低硬度强酸阳离子树脂

 

  地下水中的钙(Ca²⁺)和镁(Mg²⁺)离子是水硬度的主要来源,会引发结垢、腐蚀等问题,影响设备运行及使用寿命。离子交换树脂除硬度技术是一种有效的处理方法。以下是相关介绍:

 

原理

    离子交换树脂是一种带有功能基团的高分子聚合物,具有网状结构。钠型阳离子交换树脂表面带有负电荷,能吸引并结合水中的钙、镁等阳离子。当硬水通过树脂床层时,树脂上的钠离子(Na⁺)会与水中的钙、镁离子进行等摩尔的离子交换反应:2RNa + Ca²⁺ → R₂Ca + 2Na⁺,2RNa + Mg²⁺ → R₂Mg + 2Na⁺。其中,“R”代表树脂骨架。随着反应进行,水中的钙、镁离子被树脂吸附,而树脂上的钠离子进入水中,从而降低水的硬度。当树脂吸附的钙、镁离子饱和时,需通过再生程序恢复树脂的交换能力,通常采用食盐溶液(氯化钠)作为再生剂。

638125045548154754288.jpg


常用树脂类型

    钠型阳离子交换树脂 :是常用的地下水除硬度树脂,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交换性能。其内部含有大量的钠离子,能有效与水中的钙、镁离子进行交换。杜邦 AmberLite HPR1100 Na 离子交换树脂属于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具有高度交联的聚苯乙烯基质,带有磺酸基团(-SO₃H),交换容量高,物理稳定性好,耐化学腐蚀性强。

弱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 :适用于处理高硬度、高碱度的地下水。在酸性条件下,对钙、镁离子有较强的亲和力,能有效去除水中的硬度离子。其再生容易,但对水质的适应性相对较弱。

螯合树脂 :对特定的金属离子具有高选择性,可用于去除地下水中的微量硬度离子或特定金属离子。其结构中含有能与金属离子形成螯合物的功能基团,能选择性地吸附水中的钙、镁等硬度离子,从而达到去除硬度的目的。但螯合树脂的成本相对较高,再生过程相对复杂。

 

工艺流程

 

预处理 :地下水需先经过预处理,去除水中的悬浮物、泥沙、胶体等杂质,降低水的浊度,防止这些杂质堵塞树脂的孔隙,影响树脂的交换性能。常用的方法有砂滤、活性炭过滤等。若水中含有铁、锰等金属离子,还需进行除铁、除锰处理,以免这些金属离子与树脂发生不可逆的化学反应,导致树脂中毒失效。

软化 :预处理后的地下水进入装填有离子交换树脂的软化器。在软化器中,水与树脂充分接触,水中的钙、镁离子与树脂上的钠离子发生交换反应,钙、镁离子被树脂吸附,水的硬度降低,软化后的水从软化器底部流出,可直接用于生活或工业生产。

再生 :随着软化过程的进行,树脂上的钠离子逐渐被钙、镁离子取代,树脂的交换能力逐渐降低。当树脂的交换能力接近饱和时,需对树脂进行再生处理。再生时,先用清水对树脂进行反洗,将树脂表面的杂质和悬浮物冲去。然后,用一定浓度的食盐溶液浸泡树脂,使树脂上的钙、镁离子与食盐溶液中的钠离子进行交换,树脂恢复交换能力。最后,用清水冲洗树脂,去除残留的食盐溶液和再生废液,树脂即可再次投入使用。

循环使用 :再生后的树脂重新投入软化水系统中使用,重复上述软化和再生过程,实现树脂的循环利用。

637944266221241798790.jpg


优势

   高效除硬度 :能有效去除地下水中的钙、镁离子,降低水的硬度,使处理后的水硬度达到国家饮用水标准或工业用水的要求。采用合适的树脂和工艺,可将水的硬度降低到 0.03mmol/L 以下。

  稳定性好 :离子交换树脂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和机械强度,能在较宽的 pH 范围内和不同的水质条件下稳定运行,使用寿命长。如钠型阳离子交换树脂在正常运行条件下,可使用 5 - 10 年甚至更长时间。

 操作简便 :整个处理过程自动化程度高,操作简单,易于维护和管理。通过配备较好的控制设备,可实现树脂的自动软化、再生、清洗等功能,降低了人工操作强度和运行成本。

无二次污染 :在除硬度过程中,不添加任何化学药剂,不会引入新的杂质或污染物,确保了处理后水质的安全性和卫生性。

 

地下水除钙镁、降低硬度强酸阳离子树脂

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化工仪器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非化工仪器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企业未开通此功能
详询客服 : 0571-87858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