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低温测试系统(又称高低温试验箱、恒温恒湿箱)是用于模拟高温、低温或温度循环环境,测试产品在温度下的性能稳定性、可靠性和适应性的设备。其工作原理基于温度控制技术和环境模拟技术,核心是通过制冷、制热、控温等模块协同工作,实现对箱体内环境的精确调控。以下是其详细工作原理及关键技术解析:
高低温测试系统主要由以下模块构成,各部件协同实现温度模拟功能:
保温层:采用聚氨酯泡沫或玻璃棉,减少箱体内外热量交换,维持温度稳定。
观察窗:双层中空玻璃(带加热功能,防起雾),用于观察测试样品状态。
样品架 / 托盘:承载样品,部分设备支持旋转或振动功能(配合其他测试需求)。
通风孔 / 接口:用于外接传感器、电源或气体管路(如需通入特殊气体环境)。
作用:实现低温环境模拟(温度可达 - 70℃甚至更低)。
原理:基于蒸汽压缩制冷循环,与家用空调类似,但配置更复杂(适应宽温域需求)。
压缩机:压缩制冷剂(如 R404A、R23),使其变为高温高压气体。
冷凝器:将制冷剂热量释放到箱体外(风冷或水冷方式),气体冷凝为液态。
膨胀阀:液态制冷剂经节流降压,变为低温低压液体 / 气体混合态。
蒸发器:低温制冷剂吸收箱体内热量,蒸发为气体,降低箱内温度(吸热过程)。
复叠式制冷(用于超低温场景):
通过两台压缩机串联,分别使用高温制冷剂(如 R404A)和低温制冷剂(如 R23),实现更低温度(-80℃以下)。
作用:确保箱内温度均匀性,避免局部过热或过冷。
原理:
高低温测试系统的工作流程可分为升 / 降温阶段和恒温阶段,通过闭环控制实现精准控温:
高低温测试系统广泛应用于各行业的产品可靠性测试:
电子电器:测试芯片、电路板、电源在高低温下的工作稳定性(如手机需通过 - 20℃~60℃循环测试)。
汽车工业:验证发动机部件、传感器、电池在气候下的性能(如动力电池需通过 - 30℃冷启动测试)。
航空航天:测试飞行器材料、仪器在高空低温(-50℃以下)和再入大气层高温(>100℃)下的耐受性。
化工 / 材料:分析塑料、橡胶、涂料在温度循环中的老化特性(如热胀冷缩导致的开裂)。
医药 / 食品:测试药品储存环境(如冷链运输中的温度波动对药效的影响)。
定期保养:
安全防护:
高低温测试系统通过制冷 - 制热 - 控温 - 循环的闭环控制,实现对温度环境的精准模拟,核心是利用热力学原理和自动控制技术,为产品可靠性测试提供科学、可控的环境条件。不同行业可根据需求选择基础型或多功能型设备,并通过编程设定复杂的温度曲线(如 ISTA、GJB 等标准测试流程),确保产品在真实应用场景中性能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