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推荐:气相|液相|光谱|质谱|电化学|元素分析|水分测定仪|样品前处理|试验机|培养箱


化工仪器网>技术中心>其他文章>正文

欢迎联系我

有什么可以帮您? 在线咨询

德国AIRSENSE电子鼻在粮油检测中可作为“气味雷达”

来源:北京盈盛恒泰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2025年05月27日 15:28  

德国AIRSENSE电子鼻PEN3基于多传感器阵列和模式识别技术,能够快速、无损地分析粮油及其制品的挥发性有机物(VOCs),在粮油品质控制、安全监测和工艺优化中具有广泛应用。以下是其在粮油检测中的具体方向、技术优势及实施案例:


1. 粮油检测的核心应用方向

(1) 原料品质评估

  • 霉变与毒素筛查

    • 检测玉米、小麦、大米等谷物中的霉变(如黄曲霉、镰刀菌)产生的特征挥发物(如3-甲基-1-丁醇、2-戊基呋喃)。

    • 辅助预警黄曲霉毒素(B1)、呕吐毒素(DON)等污染风险。

  • 陈化粮鉴别:通过醛类(己醛、壬醛)和酮类物质的积累量,区分新粮与陈粮。

(2) 油脂氧化与酸败监测

  • 氧化程度评估

    • 检测初级氧化产物(如己醛、2-庚烯醛)和次级氧化产物(如丙二醛),预测过氧化值(POV)和酸价(AV)。

    • 适用于大豆油、花生油、橄榄油等的货架期预测。

  • 掺假鉴别

    • 识别低价油脂(如棕榈油)掺入高价油(如芝麻油)的异常气味模式。

    • 检测地沟油中的腐败味标志物(如短链脂肪酸、硫化物)。

(3) 加工工艺优化

  • 焙炒/压榨过程监控

    • 实时跟踪芝麻、花生等焙炒过程中的美拉德反应产物(吡嗪类、呋喃类),优化香气生成。

    • 检测浸出法油脂加工中溶剂残留(如正己烷)。

  • 精炼工艺评价:对比脱臭前后油脂中挥发性异味物质(如醛类)的去除效果。

(4) 成品质量分级与溯源

  • 风味品质分级

    • 区分芝麻油的焙炒强度(轻度/重度)或橄榄油的果香强度(特级初榨/普通)。

    • 建立品牌食用油(如鲁花、金龙鱼)的“气味指纹”数据库。

  • 地理标志保护:识别不同产区油脂(如阿根廷 vs 中国大豆油)的挥发性特征差异。

(5) 包装与储存影响研究

  • 包装材料迁移:检测塑料桶装油中塑化剂(如邻苯二甲酸酯)的迁移气味。

  • 储存条件优化:分析光照、温度对油脂氧化速率的影响(如葵花籽油在避光 vs 透光瓶中的差异)。

2. 技术优势

  • 快速高效:单次检测仅需2-5分钟,适合生产线实时监控。

  • 多指标关联:通过多个金属氧化物响应,捕捉复杂挥发性组分。

  • 无损环保:无需化学试剂,减少样品前处理。

3. 传感器与对应检测物质

传感器类型

敏感物质

粮油检测中的应用示例

W1C(芳香化合物)

苯系物、萜烯类

芝麻油香气强度评估

W5S(氮氧化物)

吡嗪类、吡咯类

焙炒谷物/油脂的美拉德反应产物监测

W3S(烷烃/氨类)

短链脂肪酸、胺类

酸败油脂中腐败味检测

W2W(硫化物)

二甲基硫、硫化氢

地沟油或霉变谷物中的硫化物异味

4. 实际应用案例

  • 案例1:某食用油厂使用电子鼻监控精炼油脱臭工序,通过实时检测醛类物质(W1S传感器响应值),将脱臭时间从90分钟优化至70分钟,能耗降低15%。

  • 案例2:粮库在收储小麦时,结合电子鼻与近红外(NIR),将霉变粮筛查准确率从感官评价的70%提升至92%。

总结

AIRSENSE电子鼻在粮油检测中可作为“气味雷达”,实现:

  1. 快速安全筛查(霉变、酸败、掺假);

  2. 工艺精准调控(焙炒、精炼优化);

  3. 品质数字化管理(风味分级、溯源)。



    尽管其无法完全替代色谱或理化分析,但在生产线实时监控大规模样本初筛场景中,能显著提升效率并降低成本,是粮油行业智能化升级的实用工具。


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化工仪器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非化工仪器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企业未开通此功能
详询客服 : 0571-87858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