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激光烧蚀 LA-ICP-MS(碰撞模式)分析测定塑料中的 有毒金属元素
前言:
由于国际社会的日益关注,世界各国政府都制定了相关 的监管条例,以限制某些有毒物质从制造材料向环境中 迁移。特别关注的元素主要包括铬(Cr)、砷(As)、 镉(Cd)、汞(Hg)、铅(Pb)。欧盟(EU)和美国 (US)都已经制定了法律法规,防止这些元素迁移进行生 物系统,保护公民健康。卫生官员们应对以下两个典型的 迁移途径进行关注:
(a) 与人体血液直接接触的肠外塑料营养产品(IV袋,导尿管,敷管和产品容器)使用导致 的有毒元素人体迁移。从塑料肠外营养产品(IV袋,导尿管,敷管和产品容器)中迁移 到人体内的有毒元素直接接触人体血液。
(b) 从消费塑料,如计算机硬件及外围设备,产品包装等,其焚烧或垃圾填埋场填埋可造成 痕量元素转移进入到当地的生态系统中。
传统而言,常常使用无机酸消解聚合物材料。然而,这种酸性消解过程复杂、耗时,并存在待测 元素污染或损失的风险。激光烧蚀固体进样是一个微破坏性的技术,可以极大的降低样品制备时 间,从而能够实现高通量实验分析。本研究介绍了一个激光烧蚀固体进样方法,并通过数 据证明该技术是一种可行的技术,能够同时对多种元素进行准确的定量分析。
实验部分 将NWR213激光烧蚀系统(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弗里蒙特市ESI公司)装配到一台同时带有反应池和 碰撞池的NexION®300D四极杆ICP-MS系统(美国康涅狄格州谢尔顿珀金埃尔默仪器有限公司)。 该系统可以同时在标准模式(无碰撞池气体)和碰撞模式(He碰撞池气体)下运行,以对这两种 模式的分析能力进行比较和对比。对样品表面进行大面积扫描从而实现批量全分析。仪器选择的 主要参数和设置见表1。
实验使用两个聚乙烯标准(分别为研究材料和测量研究所(IRMM)生产IMEP-10和BCR681)进行校准。实验样品则选择3个 成分已知,但实验人员不知道其成分的聚乙烯样品,以评估对仪器的性能进行评价。这些样品分别为:白色- “未受污染的”样 本;黄色-铬和铅含量较高;和绿色-溴含量较高。为了评估不同实验之间和同一实验内实验的精密度,本研究采用了两个全自 动化的分析实验,并且每个实验都是对每个样品进行6次重复分析。
结果 完整汇总的实验结果可见表2。表2可见,不管是在标准模式 还是和碰撞模式下,数据都呈现出很好的精密度和准确度。 其中部分这可能部分应归功于使用了13C来将元素信号归一化 正常化,但这些数据也反映了采用NWR213激光烧蚀系统和 NexION300D ICP-MS的稳定性。
• 与采用标准模式测定Br相比,使用碰撞模式测定Br具有更 好的重现性。此外,从白色或黄色样品的分析可以看到,使 用碰撞模式测定Br不会出现假阳性结果。使用碰撞模式测 定的Br结果的重复性由于使用标准模式测定的结果。 此外,因为在白色或黄色样品中没有测得Br,表明使用碰撞 模式测定Br不会产生假阳性结果。
• 对于黄色样品的测定,碰撞模式提供了准确和精确的 铬浓度和铅浓度的测定。
结论 在NexION300D ICP-MS通用池中使用He作为碰撞气体提高了 LA-ICP-MS测定聚乙烯中有毒元素的分析能力。这一方法可以 广泛地应用于许多不同材料的分析,而且由于所有元素都是在 碰撞模式下测定的,因此该方法还具有方法建立快速、简单的 优势。
相关产品
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化工仪器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非化工仪器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