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一般情况下进行世光 C - 800 光谱仪波长校准的步骤:
准备工作:确保光谱仪已开机并预热足够时间,通常需要预热 30 分钟左右,以保证仪器达到稳定的工作状态4。准备好已知波长的标准光源,如汞灯、氘灯等,这些标准光源具有明确的特征发射线或吸收线,其波长是已知且准确的1。
连接与设置:将标准光源与光谱仪的样品室或光路进行正确连接,确保光线能够顺利进入光谱仪。根据标准光源的特性和光谱仪的要求,设置光谱仪的相关参数,如狭缝宽度、积分时间、增益等。狭缝宽度会影响光谱的分辨率和光通量,积分时间决定了对光信号的采集时间,增益则用于调整探测器的灵敏度,具体设置可参考光谱仪的操作手册和标准光源的说明书1。
测量标准光源光谱:将标准光源点亮并稳定发光后,使用光谱仪对其进行测量,获取标准光源的光谱信号。光谱仪会记录下不同波长处的光强信息,形成光谱曲线1。
确定特征峰波长:在测量得到的标准光源光谱曲线中,找到标准光源的特征峰位置。这些特征峰对应着标准光源特定波长的发射或吸收,其波长值是已知的标准值。可以通过光谱分析软件或光谱仪自带的分析功能来确定特征峰的准确位置和对应的波长读数2。
波长校准与调整:将测量得到的特征峰波长与已知的标准波长进行对比,计算出波长偏差。根据偏差情况,按照光谱仪的操作手册中的说明,对光谱仪的波长校准参数进行调整。这可能涉及到对光栅角度、光路长度或其他相关参数的微调,以使测量得到的波长与标准波长尽可能接近。调整后,再次测量标准光源光谱,检查波长校准的效果,直到波长偏差满足仪器的精度要求为止1。
验证与记录:完成波长校准后,使用其他已知波长的标准样品或光源进行验证测量,确保光谱仪在不同波长范围内都能准确测量。同时,记录下校准过程中的相关参数、标准光源的信息、测量结果以及调整步骤等,以便日后查阅和参考,也有助于在需要时对校准结果进行追溯和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