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土壤这个微观世界中,微生物量碳、微生物量氮、微生物量磷如同 “隐形引擎”,驱动着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这三项指标不仅是土壤微生物活性的直接体现,更是评估土壤质量与健康状况的关键参数。
微生物量碳(MBC)
微生物量碳(MBC)是指土壤微生物体内所含的碳量,它是土壤碳素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微生物在分解土壤有机质的过程中,一部分碳被用于自身生长、繁殖和代谢,另一部分则以二氧化碳的形式释放到大气中。
生理功能:
表征土壤有机碳活性组分,反映微生物对碳的固存与转化能力;
作为土壤肥力与生态功能的生物指标,指示碳循环效率及土壤健康状态
熏蒸提取法是测定微生物量碳的经典方法,通过氯仿熏蒸杀死土壤微生物,使微生物体内的碳释放出来,再用合适的提取剂提取,最后通过测定提取液中的碳含量来计算微生物量碳。
微生物量氮(MBN)
微生物量氮(MBN)代表土壤微生物体内储存的氮素。氮是植物生长必需的大量元素之一,而微生物量氮作为土壤氮素的活性库,对土壤氮素供应和植物氮素吸收具有重要调节作用。
生理功能:
调控土壤氮素矿化与固持过程,是氮循环的动态调节库;
反映土壤供氮潜力,影响植物对氮的吸收利用效
凯氏定氮法常用于测定微生物量氮,该方法先将土壤微生物中的氮转化为铵态氮,再通过蒸馏、吸收和滴定等步骤,精确测定氮含量。
微生物量磷(MBP)
微生物量磷(MBP)是土壤微生物体内的磷素含量,在土壤磷素循环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土壤中的磷素大部分以难溶性化合物的形式存在,难以被植物直接吸收利用,而微生物可以通过分泌磷酸酶等酶类,将有机磷和无机磷转化为植物可吸收的形态。
生理功能:
驱动有机磷向无机磷转化,提升磷的生物有效性;
作为磷缓冲库,缓解土壤磷固定并维持植物磷营养供应
采用氯仿熏蒸 - 碳酸氢钠浸提钼锑抗比色法能够测定微生物量磷,该方法先通过熏蒸破坏微生物细胞,释放磷素,再利用化学方法测定磷含量。
微生物量碳、氮、磷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它们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共同参与土壤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转换。三者的比例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土壤微生物群落的结构和功能特征,以及土壤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相关产品
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化工仪器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非化工仪器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