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推荐:气相|液相|光谱|质谱|电化学|元素分析|水分测定仪|样品前处理|试验机|培养箱


化工仪器网>技术中心>专业论文>正文

欢迎联系我

有什么可以帮您? 在线咨询

絮状矿物纤维的渣球含量试验仪的性能特点

来源:河北天棋星子检测设备有限公司   2025年05月26日 16:38  

絮状矿物纤维的渣球含量试验仪的性能特点

絮状矿物纤维的渣球含量试验仪主要用于测定矿物纤维(如岩棉、矿渣棉等)中渣球的含量,其性能特点需满足相关国家标准(如 GB/T 5480-2017《矿物棉及其制品试验方法》)的要求。以下是该类仪器的主要性能特点:

一、核心性能特点

1. 筛分原理与结构设计

1.1分级筛分功能:通过不同孔径的筛网(如 450μm、850μm 等)对纤维中的渣球进行分级筛选,通常配备多层筛网(如标准规定的450μm 筛网为B选),实现渣球粒径的J准分离。1.2筛网材质:采用耐腐蚀、高强度的金属材质(如不锈钢),确保长期使用不易变形,筛孔尺寸符合标准公差要求(如 450μm 筛网的网孔偏差 ±5μm)。1.3振动方式:常见振动方式包括机械振动(如拍击式、振筛式)或电磁振动,振动频率和振幅可调,确保纤维与渣球充分分离,避免筛网堵塞。


2. 试样处理能力

2.1试样容量:单次可处理试样量通常为100g~200g,满足标准中对试样质量的要求(如 GB/T 5480 规定称取约 100g 试样)。2.2分散装置:部分仪器配备纤维分散系统(如水流分散或气流分散装置),用于将絮状纤维充分分散,避免结块影响筛分结果。


3. 精度与稳定性

3.1称量精度:配套天平精度需达到0.01g或更高,确保渣球质量称量的准确性(如 GB/T 5480 要求J确至 0.01g)。3.2重复性误差:同一试样多次测试结果的偏差需≤2%,符合标准对试验重复性的要求。


4. 操作便捷性

4.1自动化程度:部分G端仪器具备自动计时、自动停机、数据记录等功能,减少人工操作误差。4.2人机交互界面:配备液晶显示屏或触控面板,实时显示振动时间、频率等参数,操作流程可视化。4.3拆装便利性:筛网、试样容器等部件易于拆卸和清洗,符合实验室卫生要求。



二、符合国家标准的关键要求

1. 筛网孔径要求

1.1根据 GB/T 5480,渣球含量试验需使用450μm 筛网(方孔筛),若需分级测定(如区分粗渣球和细渣球),可增加850μm 筛网。1.2筛网需定期校准,确保孔径尺寸符合标准(如 450μm 筛网的金属丝直径约为 280μm,网孔净宽 450μm)。


2. 振动参数要求

2.1振动频率:通常为140 次 /min~160 次 /min(如 GB/T 5480 建议拍击式振动频率为 150 次 /min)。2.2振动时间:标准规定振动时间为15min,部分仪器可设置D计时功能,确保每次试验时间一致。


3. 辅助装置要求

3.1浅盘与漏斗:用于收集筛分后的渣球,材质需耐腐蚀,且便于转移和称量。3.2毛刷或气流吹扫装置:用于清理筛网上残留的纤维,避免纤维损失影响结果准确性。



三、适用场景与扩展功能

1. 应用领域

主要用于矿物棉生产企业、建筑材料检测机构、科研院所等,测定岩棉、矿渣棉、玻璃棉等絮状纤维中的渣球含量,评估纤维质量(渣球含量越低,纤维性能越优)。


2. 扩展功能

2.1部分仪器支持多试样并行测试,提高检测效率;2.2可连接计算机软件,实现试验数据的自动采集、分析和报告生成。



四、使用注意事项

1、试样制备:需将絮状纤维充分分散,避免成团进入筛网,影响筛分效果。


2、筛网维护:每次试验后及时清理筛网,避免纤维或渣球残留导致筛孔堵塞。


3、仪器校准:定期校准筛网孔径、振动频率等参数,确保试验结果的准确性(建议每年校准一次)。


4、A全防护:振动过程中需固定仪器,避免因振动导致仪器移位或损坏;处理纤维时需佩戴防护手套和口罩,防止粉尘吸入。



五、相关标准引用

1、GB/T 5480-2017《矿物棉及其制品试验方法》:明确规定了渣球含量的试验步骤、仪器要求和结果计算方法。


2、GB/T 11835-2016《绝热用岩棉、矿渣棉及其制品》:对岩棉、矿渣棉中的渣球含量指标作出规定(如合格品渣球含量≤10%,优等品≤6%)。

渣球含量.png


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化工仪器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非化工仪器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企业未开通此功能
详询客服 : 0571-87858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