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技术进展
1.腔内直接激发结构光场
1) 基于离轴泵浦和像散转换产生涡旋结构光场
我们课题组通过对泵浦的离轴控制来改变泵浦和不同模式分布的重叠率,从而控制增益损耗,产生所需的高阶模式,而后经过腔外的模式像散转换器得到带轨道角动量的光场,如拉盖尔-高斯模式(LG)的光场、厄米-拉盖尔-高斯模式的光场和SU(2)几何模式,如图1(a)所示。
中国台湾交通大学Chen课题组基于此方法得到了三维李萨如光场,如图1(b)所示。该课题组在横纵模锁定的状态下,在菲涅耳数更大的激光系统中得到了余摆线光场,以及自发横向锁模的稳定涡旋晶格模式,如图1(c)所示。
图1 几种典型的复杂涡旋结构光场。(a)SU(2)几何模光场相位控制;(b) 李萨如光场及其传输;(c) 余摆线光场及其传输
2) 基于腔内调制器件产生涡旋结构光
为了在腔内获得涡旋结构光,研究人员初期在谐振腔内插入金属细丝,获得高纯度的一阶厄米-高斯光束,此后将各种调制器件插入谐振腔内,例如螺旋相位板、光阑、声光调制器、液晶q平板和液晶空间光调制器等。
南非CSIR国家激光中心Naidoo所在课题组通过调控腔内q平板和1/4波片的角度实现了整个高阶庞加莱球上光束的产生,以及光子自旋和轨道角动量间的可控转换。
南非KwaZulu-Natal大学Ngcobo所在课题组利用空间光调制器,通过灰度图像控制相位和振幅,实现标准固态激光谐振腔模式的实时切换。
厦门华侨大学Liu所在课题组利用空间光调制器实现了V型折叠数字激光器,结合腔外π/2像散模式转换器,可以实现拓扑荷为-11~12的涡旋光束。
3) 基于泵浦整形产生涡旋结构光
用空间调制器件改变泵浦光束在晶体内的横向分布可控制晶体内增益的空间分布,实现谐振腔输出特定本征模式的控制。
德国威斯特伐利亚威廉斯大学Schepers所在课题组和厦门大学Chen所在课题组分别提出了环形光纤泵浦和数字微镜阵列(DMD)空间增益整形两种实验方案,前者通过控制泵浦光的环形光斑直径实现了0~14阶矢量涡旋光束的输出,后者通过DMD对泵浦光束整形,实现了超过1000种高纯度厄米-高斯模的输出。
2. 腔外调制产生涡旋结构光场
1) 基于腔外液晶调制器件产生涡旋结构光
在腔外使用空间光调制器可以更加灵活地数字化定制标量结构光,主要分为两类技术:在衍射零阶构造目标光场,即双相位全息法(DPH);在衍射高阶构造目标光场,即计算全息法(CGH)。
如图2所示,前者通过减小相位步长来降低空间光调制器的空间衍射效率,而后者则通过加入高空间频率光栅,增加一阶衍射。此外,对不同的模式叠加不同方向的闪耀光栅生成复用模板,采用复用模板可以使各个模式向不同的方向衍射,产生多光束定制的效果,南非金山大学Rosales-Guzmán所在课题组实现了多达200个空间模式的复用。
图2 CGH方法定制光场模式。(a) 多种定制结构光场;(b) 单空间光调制器调制200个空间模式复用输出
2) 基于腔外模式叠加产生涡旋结构光
矢量光束可以通过模式叠加产生。其主要思路是使用空间光调制器结合腔外的偏振控制和模式叠加技术得到数字化可控矢量光束。
中国台湾师范大学Lu所在课题组利用空间光调制器产生了多拉盖尔-高斯模叠加光束,然后对该光束进行腔外偏振控制和叠加产生花瓣形高阶庞加莱矢量结构光束。
南非金山大学Rosales-Guzmán所在课题组利用空间光调制器空间多通道复用技术和模式叠加技术获得了多涡旋光束,同时产生了16个不同偏振分布和空间形状的矢量涡旋光束,如图3所示。
图3 腔外模式叠加和多通道复用技术同时产生多矢量结构光束。(a) 实验装置;(b) 原理示意图;(c) 实验结果
3) 基于超构表面涡旋结构光的产生
超构表面是由一系列几何结构经过设计的光学散射体组成的阵列,可在微纳尺度上对光的相位、偏振以及传输方向进行灵活的控制。
香港浸会大学Li所在课题组利用几何相位元件构建的超构表面将自旋角动量转化成轨道角动量,并在实验上证实了两个自旋之间的横向角分裂,实现了自旋霍尔效应的直接观测。
中国科学院光电子学研究所Ma所在课题组利用超构表面将圆偏振光转换为涡旋光,并实现了该涡旋光到单个点的聚焦,如图4(a)所示。
哈佛大学Devlin所在课题组产生了分数和整数阶拓扑荷数的涡旋光束,实现了任意轨道角动量的多个共线涡旋光束的同时产生,此外还将左旋和右旋圆偏振光转换为携带独立轨道角动量的涡旋光,如图4(b)所示。
另外,中国科学院光电子学研究所Li所在课题组实现了多波长、不同拓扑荷数、多偏振的复用与解复用。
深圳大学Xie所在课题组利用反向设计的概念设计了结构紧凑的高效垂直轨道角动量发生器,其模式纯度约为97%。
图4 超构表面产生涡旋光。(a)六边形单元超构表面;(b)圆偏振光向两束任意轨道角动量光束的转换
总结与展望
研究人员探索的六种方法各有千秋:
腔内离轴泵浦加腔外像散转换的方法操作简单,成本低,且具有可调控性,可用于集成,但受限于腔内振荡模式,不能实现模式的随意定制,激发的模式有限。
在腔内使用调制元件进行调制的方法虽然可以通过改变调制元件来调制光场,但成本高,且不可任意调控。
利用腔内泵浦整形的方法可以通过设计泵浦得到特定的输出结构光,但对泵浦光整形要求较高,可集成度较低。
在腔外利用空间光调制器的方法可以定制不同的结构光,灵活性高,但不利于集成,成本较高。
利用腔外模式叠加的方法可产生的模式丰富,灵活性较高,且在矢量光的产生方面具有明显优势,但对实验调整的要求较高,同时可集成度较低。
基于腔外等离子体超构表面产生结构光是近几年兴起的一个研究方向,可集成度高,可变性高,对光子角动量的物理研究丰富,对光通信领域的发展和推动具有巨大潜力,但设计复杂,制作成本高。
另外,对涡旋结构光时域、频域、空域等方面参数的拓展,仍具有非常广阔的研究空间:
在空域参数方面,对于维度更高、结构更为丰富的模式的产生,以及具有更高实用性的产生装置的设计,仍需开展进一步的理论与实验研究。
在时域与频域参数方面,未来重要的发展方向包括:利用调Q及锁模技术产生高峰值功率涡旋结构光输出,利用放大技术产生高平均功率涡旋结构光输出,进而利用非线性变换实现涡旋结构光轨道角动量以及光谱拓展等。
参考文献: 中国光学期刊网
您好,可以免费咨询,技术客服,Daisy
筱晓(上海)光子技术有限公司
欢迎大家给我们留言,私信我们会详细解答,分享产品链接给您。
免责声明:
资讯内容来源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信息,提供专业服务,不代表本网站及新媒体平台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对文、图等版权问题存在异议的,请联系我们将协调给予删除处理。行业资讯仅供参考,不存在竞争的经济利益。
相关产品
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化工仪器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非化工仪器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