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电与泄压
清洁前必须断开设备电源,挂上“禁止合闸”警示标志,并释放冷凝器内部压力,避免残留制冷剂或润滑油喷溅。
泄压后需排空冷凝器内残留的润滑油,防止与清洗剂混合影响效果。
个人防护
佩戴防护眼镜、橡胶手套及防毒面具,避免化学清洗剂接触皮肤或吸入有害气体。
若清洗剂溅入眼睛,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并就医。
二、水质与环境管理
水质要求
若为水冷式冷凝器,冷却水需使用去离子水或软化水,定期检测水质硬度,避免水垢加速形成。
建议添加缓蚀剂或阻垢剂,减少结垢风险。
清洁剂选择
根据冷凝器材质(如铜、不锈钢)选用兼容的清洗剂,避免腐蚀。例如:铜材质可选用中性或弱酸性清洗剂,不锈钢优先碱性或专用环保清洗剂。
推荐使用可生物降解的环保清洗剂(如“英泰雷特”),减少对设备和环境的危害。
三、清洗方法与步骤
物理清洗
表面清洁:用软毛刷或高压水枪(水压≤3MPa)清除冷凝器表面灰尘和松散污垢,注意避免损伤散热片。
机械辅助:对顽固硬垢,使用旋转喷头或专用清洗刷配合清洗液刷洗。
化学清洗
配比与循环:按清洗剂说明书配比溶液(如1:1稀释原液),通过循环泵使清洗液在冷凝器内循环流动,增强去垢效果。
浸泡与监测:浸泡时间根据结垢厚度调整(通常2-4小时),实时监测溶液PH值,若PH>3需补充清洗剂。
冲洗与干燥
清洗后冲洗至中性(PH 6-7),并用压缩空气或氮气吹扫残留水分,防止二次腐蚀。
四、结垢判断与维护频率
结垢征兆
性能下降:若设备降温速率变慢、冷凝压力升高或端温差(冷却水进出口温差)>5℃,表明冷凝器可能结垢需清洁。
能耗异常:制冷量降低或电耗显著增加时,应优先排查冷凝器状态。
清洁周期
常规维护:每3-6个月清洁一次,高频率使用或水质较硬地区缩短至每3个月。
特殊场景:若设备长期处于高温(>30℃)或高湿度环境,需增加清洁频次。
五、后期处理与记录
中和与钝化
酸性清洗后需用碱性溶液(如碳酸钠)中和残留,并进行钝化处理,形成保护膜延长设备寿命。
废液处理
废弃清洗液须按环保要求收集,不可直接排放,避免污染环境。
性能验证
清洁后开机试运行,记录压力、温度及电流参数,对比清洗前数据验证效果。
六、专业维护建议
复杂清洗:严重结垢或内部结构复杂的冷凝器,建议联系南京环科售后或专业清洗团队处理。
定期检查:结合季度维护计划,检查冷凝器管路密封性及散热效率,提前预防故障。
通过规范操作和定期维护,可有效提升南京环科冰水冲击试验箱的制冷性能与使用寿命。
本文出自:南京环科试验设备有限公司,转载请注明出处,谢谢!
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化工仪器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非化工仪器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