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ist+Escherich的表面清洁系统在汽车制造行业的应用案例
Kist+Escherich 的表面清洁系统在汽车制造行业有多个应用案例,以下是一些具体例子:
特斯拉 Model Y 车身喷涂前处理2:采用 K+E SAJ55 + 机器人集成系统,结合 3D 视觉定位,用于特斯拉 Model Y 车身喷涂前处理。通过机器人搭载 SAJ55 实现曲面静电消除,能够对车身焊缝、门框等隐蔽部位进行精准清洁,使涂料利用率从 65% 提升至 85%,缺陷率降至 0.5%。
新能源电芯模组清洁:在新能源电芯模组领域,针对产品固定不动的情况,采用驱动 Taifun 模块在产品上方移动的清洁方式,移动速度低于 5m/min,清洁时间大于 5s,Taifun 清洁模块与产品之间的清洁距离在 20-40mm 之间。方案配置为 Taifun 清洁模块 TC015-0350 + 抽气控制器 ESUC 及相关配件。Taifun 清洁模块内含旋转喷头、离子发生器及吸尘口,离子发生器产生的正负离子与产品表面的静电中和,消除静电附着力,压缩空气经由旋转喷头产生龙卷风将灰尘搅动起来,由吸尘口吸到抽气控制器中进行灰尘收集,从而助力新能源汽车发展,为客户可持续出行保驾护航。

汽车电子线路板清洁:在汽车行业用电子线路板组装过程中,使用类似旋转式风嘴的清洁装置。例如,包含用于定位夹紧电子线路板的治具、用于运载治具直线运动的龙门传送单元、上吹扫集尘单元以及下吹扫集尘单元,上、下吹扫集尘单元均包含集尘器和旋转式风嘴。采用非接触式清洁方式,由龙门传送单元运载电子线路板进入吹扫集尘空间,旋转式风嘴由压缩空气加压旋转并产生高效旋转气流,气流形成旋风直接清洁电子线路板表面,可将清洁后的颗粒物 100%真空吸附收集于集尘器中,达到表面无颗粒物及纤维等残留的目的,且清洁能力满足德国汽车工业协会(VDA)对汽车部件清洁度的相关标准及要求,适用于汽车行业用电子线路板组装过程中污染颗粒的清洁。
Kist+Escherich的表面清洁系统在汽车制造行业的应用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