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极校准溶液的保质期受成分、储存条件、包装方式等因素影响,不同类型的溶液差异较大。以下是常见电极校准溶液的保质期参考及注意事项,帮助合理使用和储存:
一、常见电极校准溶液的保质期
1. pH 校准溶液(缓冲液)
常见类型:pH 4.00、pH 7.00、pH 10.00 等标准缓冲液。
保质期:
瓶装商品化溶液:未开封时保质期通常为1~2 年(具体以包装标注为准);开封后建议1~3 个月内用完,避免微生物污染或成分挥发。
自配溶液:使用超纯水配制并密封冷藏(4℃),保质期约1~2 周;室温存放易变质,建议不超过3 天。
注意:若溶液出现浑浊、沉淀或颜色变化,需立即停用。
2. 电导率校准溶液
常见浓度:147μS/cm(25℃,KCl 溶液)、84μS/cm(NaCl 溶液)、12.88mS/cm(KCl 溶液)等。
保质期:
商品化溶液:未开封保质期2~3 年,开封后建议6 个月内使用,避免水分蒸发导致浓度偏差。
自配溶液:使用基准试剂和超纯水配制,密封冷藏可保存1~2 个月;室温存放易吸湿或污染,建议不超过2 周。
3. 离子电极校准溶液(如氟、氯离子等)
常见类型:含特定离子的标准溶液(如 1000ppm F⁻、Cl⁻)。
保质期:
商品化溶液:未开封保质期1~2 年,开封后需根据浓度稳定性调整,高浓度溶液(如 1000ppm)可保存3~6 个月,低浓度(如 1ppm)建议1 个月内用完。
自配溶液:需避光、密封保存,部分易水解或氧化的离子(如 Fe³⁺)保质期可能仅几天到几周,需根据具体离子特性调整。
4. ORP(氧化还原电位)校准溶液
常见溶液:如醌氢醌溶液、二茂铁溶液等。
保质期:
商品化溶液:未开封保质期1~2 年,开封后需注意避光和密封,建议1~3 个月内使用。
自配溶液:醌氢醌溶液需现用现配,常温下稳定性差,通常仅能保存数小时。
二、影响保质期的关键因素
储存条件
温度:高温会加速溶液成分分解或挥发,建议冷藏(4~10℃)保存,避免阳光直射。
湿度:电导率和离子校准溶液易吸湿,需密封存放于干燥环境。
光照:部分光敏性溶液(如含银离子、高锰酸钾的溶液)需避光保存(如棕色瓶)。
包装方式
小瓶装:开封后使用周期短,污染风险低,适合实验室高频使用。
大瓶装:开封后需分装到小容器中,避免反复开启导致污染或浓度变化。
溶液成分稳定性
强酸 / 强碱溶液:稳定性较高,保质期较长(如 pH 1.0 或 13.0 缓冲液)。
易水解 / 氧化成分:如铝离子、硫离子溶液,保质期短,需现用现配或特殊保存(如加入稳定剂)。
三、延长保质期的实用建议
规范储存
使用密封容器(如聚乙烯瓶),避免使用金属容器(可能引入杂质)。
标签清晰标注配制日期、浓度、有效期,遵循 “先配先用” 原则。
定期核查
定期用已知浓度的标准溶液验证校准溶液的准确性,若测量值偏差超过**±5%**,建议更换。
对高要求场景(如计量认证实验室),可通过滴定法或质谱 / 光谱法复核溶液浓度。
合理分装
将大瓶溶液按单次用量分装到小瓶中,避免反复倾倒导致污染。
低浓度溶液(如<10ppm)建议使用一次性包装,避免长期储存。
四、注意事项
禁止混用:不同品牌或类型的校准溶液可能成分不同,混用可能导致测量误差。
安全防护:强酸、强碱或有毒溶液需严格按照危险品规则储存,避免接触皮肤或误食。
环保处理:过期溶液需根据成分进行无害化处理(如中和、沉淀),不可直接排入下水道。
总结
电极校准溶液的保质期需结合类型、储存条件综合判断,商品化溶液优先遵循厂家标注,自配溶液需严格控制配制流程和保存环境。定期核查和规范管理不仅能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还能降低实验误差和安全风险。如有特殊需求(如超长期保存),可咨询试剂供应商或通过冻干技术制备稳定型校准溶液。
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化工仪器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非化工仪器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