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推荐:气相|液相|光谱|质谱|电化学|元素分析|水分测定仪|样品前处理|试验机|培养箱


化工仪器网>技术中心>选购指南>正文

欢迎联系我

有什么可以帮您? 在线咨询

如何选择耐压测试仪?

来源:杭州长牛科技有限公司   2025年05月22日 12:48  


长牛科技安规测试仪助您精准把控电气安全  

耐压测试仪作为电气安全检测的核心设备,广泛应用于电子制造、医疗器械、新能源等领域。其选型需综合考虑技术参数、功能适配性及行业标准,以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设备的经济性。本文结合行业经验与长牛科技(杭州长牛科技有限公司)的安规测试仪产品特性,提供一套系统的选型指南。  


一、核心指标:电压、电流与功率的科学匹配

1、最大输出电压与报警电流

   关键要求:所选设备的输出电压和报警电流必须高于被测产品标准规定的测试值。例如,若产品耐压测试需3000V电压,设备需支持至少3000V输出,并具备500mA以上的报警电流检测能力。  

   功率适配:功率不足会导致测试误差,功率过高则造成浪费。建议根据IEC414或GB6738-86标准,通过“50%电压降测试法”验证设备功率是否足够:将输出电压调至测试值的50%(如1500V),接入被测物后电压降不超过10%(即150V)则功率合格。  

2、电压类型与范围  

   交流(AC)耐压测试仪适用于大多数电子电器产品,直流(DC)测试仪则多用于电容、电池等特殊场景。长牛科技安规测试仪支持AC 300-3000V及DC 200-1000V范围,覆盖家电、电机、医疗器械等多行业需求。  


二、功能需求:智能化与多场景适配

1、多合一检测能力  

   现代生产线要求设备集成电阻、绝缘、耐压、泄漏电流等多项检测功能。例如,长牛科技安规测试仪可一次性完成直流低电阻(5mΩ~20kΩ)、绝缘电阻(1MΩ~2000MΩ)、交流耐压(300~3000V)及匝间冲击测试,显著提升效率。  

2、智能化操作与数据管理 

   10.4寸触摸屏与Linux系统:支持海量测试程序存储(1000项以上),用户可自定义参数并导出报告,适配不同产线的快速切换需求。  

   抗干扰设计:ARM高速处理器与模块化架构,保障高速生产节拍下的稳定运行,同时支持条码扫描、语音提示、三色灯状态指示等智能化功能。  

3、安全保护机制

   电弧侦测(1-30级)、硬件/软件双重保护、接触不良报警等功能,可有效避免误判和设备损坏。长牛科技产品还配备接触检查(DCR)功能,确保测试回路连接可靠。  


三、行业标准与特殊需求

1、合规性认证  

   设备需符合GB4706(家用电器)、GB9706(医疗器械)、IEC61010等标准。例如,医疗设备耐压测试需满足GB9706的漏电流限制,长牛科技测试仪通过精度±0.5%的绝缘电阻检测与AC 3000V耐压测试,确保合规性。  

2、非标定制与扩展性 

   针对新能源、汽车电机等特殊场景,可选择支持CAN/LAN通信、PLC集成的设备。长牛科技提供定制化试验台方案,如新能源汽车电机检测系统,支持能量回馈与高动态响应测试。  


四、长牛科技安规测试仪的核心优势

1、高精度与可靠性

   采用进口传感器,电阻测量精度达±0.2%,耐压测试电流精度±0.5%,满足实验室级检测需求。  

2、灵活的场景适配 

   适用于电机定子/转子检测、水泵/风机性能测试、吸尘器耐久性试验等,支持开放式软件平台,用户可编辑测试流程与数据分析逻辑。  

3、本地化服务与成本优势 

   作为浙江本土企业,长牛科技提供快速响应与技术支持,设备性价比高,维修周期短,适合中小型企业和大型OEM厂商。  


五、选型总结与建议

1、明确需求优先级:根据测试电压范围、检测项目(如是否需要多合一功能)、行业标准(如医疗/汽车)排序选型要素。  

2、实地验证性能:通过“50%电压降测试法”验证设备功率,并测试实际工况下的数据稳定性。  

3、关注长期成本:选择模块化设计、支持软件升级的设备(如长牛科技CN系列),降低后期维护与扩展成本。  

长牛科技安规测试仪凭借高精度、智能化及多行业适配能力,已成为电气安全检测领域的优选方案。无论是标准产线检测,还是复杂非标试验,其综合性能均可助力企业提升产品质量与合规性。联系长牛科技有限公司  

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化工仪器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非化工仪器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企业未开通此功能
详询客服 : 0571-87858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