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推荐:气相|液相|光谱|质谱|电化学|元素分析|水分测定仪|样品前处理|试验机|培养箱


化工仪器网>技术中心>解决方案>正文

欢迎联系我

有什么可以帮您? 在线咨询

核磁共振技术在注浆堵漏效果评价中的创新应用

来源:上海纽迈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2025年05月22日 11:03  


在建筑工程、水利工程、交通工程、矿山与能源工程、核设施防渗以及船舶 / 海洋工程等众多领域,渗漏问题始终是影响工程质量、安全与使用寿命的关键隐患。注浆堵漏技术凭借灵活的材料选择和工艺适配能力,成为解决各类渗漏问题的核心手段,尤其在隐蔽工程和应急抢险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关键作用。然而,如何科学、准确地评价注浆堵漏效果,一直是工程领域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注浆堵漏技术的应用场景广泛且复杂,不同工程领域的渗漏原因、环境条件和耐久性要求差异巨大。在建筑工程中,建筑物渗漏可能源于混凝土裂缝、管道接口不严等问题;水利工程的渗漏则多与地基土质、水体压力相关;在矿山与能源工程中,地下复杂的地质结构和高水压环境,对注浆堵漏材料和工艺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必须结合具体的渗漏原因、工程所处的环境条件以及对耐久性的要求,进行针对性的注浆堵漏设计。

但传统的堵漏效果评价方法,如肉眼观察、钻孔取芯、压水试验等,往往只能从宏观层面判断渗漏是否得到控制,难以深入了解浆液在渗漏区域的扩散情况、孔隙填充程度以及堵漏材料的长期耐久性,存在明显的局限性。

油田表面活性剂图片 (6) 

 

核磁共振(NMR)技术的引入,为注浆堵漏效果评价带来了革命性的变革。其基于原子核在磁场中的共振特性,能够穿透复杂结构,从微观尺度定量分析浆液在多孔介质中的扩散范围,精确测量孔隙填充率,通过对材料分子结构变化的动态监测,评估注浆材料在不同环境下的耐久性表现。这种非侵入式、无损检测的特性,不仅弥补了传统方法的局限性,还为工程质量评估提供了更科学、全面的数据支撑,助力施工团队精准判断注浆效果,及时优化工艺方案,降低后期维护成本,保障重大基础设施的长期稳定运行。

核磁共振技术凭借其在微观尺度分析上的独-特优势,为注浆堵漏效果评价提供了更加科学、准确的方法。随着该技术在建筑、水利、交通等各个工程领域的不断应用与发展,必将推动注浆堵漏技术向更高水平迈进,为各类工程的渗漏治理和安全运行提供更坚实的技术支撑。

应用案例:核磁表征不同温度下的多孔砂岩渗流机制

img2 

使用核磁监测岩心的渗流过程,研究压力、时间等对渗流特性的影响,有以下结论:

1)图一左为岩样,中间为人造裂缝,用于填充注浆材料,图一右为核磁表征的孔径分布。

2)图二得知:不同温度下核磁共振T2谱面积随温度的变大而更加快速的减小,这意味渗透系数随着温度的升高呈现出下降的趋势;同时沟槽中注浆材料在较高的温度(>40℃)下可以获得较短的水化期。

3)图三样品需要足够的注入压力(>1.3MPA),才可以同时渗透到孔隙和裂缝中,形成有效的渗流通道。


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化工仪器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非化工仪器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企业未开通此功能
详询客服 : 0571-87858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