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源光纤是光纤激光器的核心元件,其作用是产生激光和实现功率放大,其结构通常为双包层结构.
图1 有源光纤激光器光路图和普通双包层有源光纤结构示意图
有源光纤激光器具有重量轻、体积小、电光转换效率高等优势,在空间激光通信、激光雷达、太空垃圾处理、光纤陀螺及**等方面有重要应用价值
图2 有源光纤的激光波长和最高输出功率及在太空中的主要应用
然而,太空环境中存在大量辐射源,诸如γ射线、电子、中子等。这些高能粒子束辐照会使有源光纤的背底损耗急剧增加,激光性能大幅下降,严重时甚至没有激光输出。这一现象称为辐致暗化(RD)效应。如何有效解决面向空间应用有源光纤的RD效应是国内外研究者共同面临的难题。
针对上述问题,中科院上海光机所(SIOM)有源光纤课题组胡丽丽研究员等人总结了面向空间应用有源光纤RD效应的产生机理、影响因素和抑制方法,展望了耐辐照有源光纤的未来研究方向。
图3 有源光纤在太空中面临的挑战及耐辐照有源光纤主要研究内容
研究进展
RD效应的产生机理
研究表明产生RD效应的根本原因与光纤辐照诱导损耗(RIA)大幅度增加有关,而RIA本质上是色心形成的结果。如图4(a)所示,当入射粒子与原子核发生非弹性碰撞时,可能导致原子核移位,产生弗兰克缺陷,即间隙原子与原子空位对。当入射粒子与核外电子发生非弹性碰撞时,可能使电子被激发或电离。
如果电子获得的能量仅使它从低能级跃迁至高能级,则该过程为激发,去激发过程可能会产生荧光信号;如果电子获得的能量足够使它脱离原子核束缚成为自由电子,则该过程为电离。电离过程可能会产生电子型色心和空穴型色心。由于电离破坏所需能量阈值(≤8 eV)远低于原子移位所需能量阈值(>10 eV),因此电离破坏是粒子辐照对石英光纤的主要破坏机制,电子型色心和空穴型色心是导致石英光纤RIA急剧增加的主要原因,如图4(b)所示。
图4(a)粒子辐照对Si-O-Si网络的破坏模型;(b)掺铝石英光纤的辐照诱导损耗谱
RD效应的影响因素
研究表明光纤参数、环境参数、应用参数是制约有源光纤RD效应的三大主要因素,如图5所示。其中,光纤参数中的纤芯成分是影响有源光纤RD效应的最核心要素。
与无源光纤(不掺稀土)不同,有源光纤纤芯通常需要共掺Al、P、Ge、F、B等元素,目的是增加稀土离子溶解度和改善其发光性质,以及调控纤芯折射率。大量研究表明,在相同辐射条件下,有源光纤的RIA强度比无源光纤大三个数量级以上,其原因与形成Al、P等共掺元素相关色心有关。
图5 有源光纤RD效应的主要影响因素
RD效应的抑制方法
为抑制有源光纤的RD效应,传统的方法是采取物理方式屏蔽射线、优化光纤纤芯成分、对辐照前光纤进行载氢处理、对辐照后光纤进行漂白处理。
与传统方法不同,SIOM有源光纤课题组于2019年提出对掺镱光纤预制棒依次进行预载氘-预辐照-预退火的创新性预处理方法,如图6所示。该方法可以显著提高所拉制掺镱光纤的耐辐照特性,且不存在气体逃逸问题,在真空条件下具有长期抗辐照稳定性。
如图7所示,普通商用光纤经6krad伽马辐照后几乎没有激光输出;尽管普通商用光纤载氘后有很好的抗辐照特性,但存在气体逃逸问题,在太空等真空条件下不能长期使用。iXblue公司代表性的耐辐照掺镱光纤经45krad伽马辐照后激光斜率效率下降60%。SIOM有源光纤课题组研制的耐辐照掺镱光纤经50krad伽马辐照后激光斜率效率仅下降5.7%。
图6 SIOM有源光纤课题组提出的耐辐照有源光纤研制路线图
图7 不同掺镱石英光纤的激光斜率效率与辐照剂量的关系
总结与展望
近年来国内外针对耐辐照掺铒和掺镱石英光纤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未来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一步开展耐辐照有源光纤的研究。
(1)拓展研究对象。由于不同稀土掺杂石英光纤的玻璃组分、工作波长、数值孔径不同,有必要对不同稀土掺杂石英光纤的RD效应有针对性地开展系统研究。
(2)加强基础研究。从结构与缺陷等原子级微观尺度揭示有源光纤RD效应的产生和抑制机理,构建有源光纤耐辐照特性理论预测模型。
(3)开展在线测试。模拟太空环境,开展多重场(辐射场、温度场、真空场)效应下的在线激光性能测试。
参考文献: 中国光学期刊网
您好,可以免费咨询,技术客服,Daisy
筱晓(上海)光子技术有限公司
欢迎大家给我们留言,私信我们会详细解答,分享产品链接给您。
免责声明:
资讯内容来源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信息,提供专业服务,不代表本网站及新媒体平台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对文、图等版权问题存在异议的,请联系我们将协调给予删除处理。行业资讯仅供参考,不存在竞争的经济利益。
相关产品
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化工仪器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非化工仪器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