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Cr14Ni14Si4C4耐酸钢 C4超低碳高硅奥氏体不锈钢性能 成分 标准
C4(00Cr14Ni14S4)是超低碳高硅奧氏体型不锈耐酸钢,在强氧化性介质中有的耐腐蚀性能,远优于一般不锈钢(含304L)与高硅铁和高纯铝比较,其而蚀性能优于高纯铝而和高硅铁相近,但机械强度和机加工性能是高纯铝和高硅铁的。因此目前C4钢被认为是强氧化性特别是浓硝酸,介质用材中综合性能很好的材料。
以下是关于00Cr14Ni14Si4(C4钢)的详细解析,涵盖其化学成分、性能特点、执行标准及应用领域:
国际对应牌号
目前国际上无直接等同的牌号,但以下材料在成分或应用场景中具有相似性:
美国:
Durcomet 5:高硅奥氏体不锈钢,耐浓硝酸腐蚀,但成分范围与C4钢。
UNS S30600(高硅不锈钢):Cr20Ni20Si4型,耐浓硫酸,但铬镍含量更高。
德国:
VEWA 611(1.4563):高硅奥氏体不锈钢,适用于硝酸环境,但具体成分差异较大。
前苏联:
Zu654:类似的高硅不锈钢,用于强酸设备,但标准体系已废止。
一、化学成分
碳 (C):≤0.03%
硅 (Si):3.0-5.0%
锰 (Mn):1.00%
磷 (P):≤0.035%
硫 (S):≤0.03%
铬 (Cr):13.0-15.0%
镍 (Ni):13.0-15.0%
C4钢是一种超低碳高硅奥氏体不锈钢,其核心化学成分如下(质量分数/%):
关键元素作用:
超低碳(C≤0.03%):减少晶间腐蚀风险,提升焊接性能。
高硅(Si 3~5%):增强耐强氧化性介质腐蚀能力,如浓硝酸、硫酸。
铬(Cr 13~15%)与镍(Ni 13~15%):形成稳定奥氏体组织,提供基础耐蚀性和高温稳定性。
二、性能特点
耐腐蚀性能
强氧化性介质:在浓硝酸(98%以上)、浓硫酸、铬酸中表现出耐蚀性,优于18-8型不锈钢(如304L)及高纯铝、高硅铸铁。
抗局部腐蚀:焊后无刀口腐蚀,抗小孔腐蚀和应力腐蚀开裂能力优异。
耐高温氧化:在高温氧化环境中表面形成致密氧化膜,适用于500℃以下工况。
机械性能
抗拉强度:固溶态下≥610 MPa,部分测试可达711 MPa。
延伸率:≥20%(最高达63%),塑韧性好,避免脆性断裂风险。
冲击韧性:≥30J,适用于动态载荷环境。
加工与焊接性能
热加工:需固溶处理(1050℃保温后水冷)以优化耐蚀性和组织均匀性。
焊接性能:推荐使用奥氏体硅焊条(如奥0.12),焊后需固溶处理以防止热裂纹,焊接接头性能与母材相当。
三、执行标准
国内标准:
GB 2100-80:原技术条件代号为“300”,现部分标准可能更新为GB/T 2100系列。
GB/T 1220:适用于不锈钢棒材的通用规范。
国际对应牌号:类似美国Durcomet5、前苏联Zu654、德国VEWA611等,但无直接等同标准。
四、应用领域
C4钢因其综合性能优势,广泛应用于以下场景:
化工与石化:浓硝酸装置(如硝酸镁法生产设备)的管道、阀门、冷凝器及泵类部件。
能源与环保:烟气脱硫系统、核燃料后处理设备中的耐酸部件。
其他行业:化肥、冶金、医药、食品加工等领域的高腐蚀性介质处理设备。
五、材料优势与局限
优势:
耐蚀性远超普通不锈钢,机械强度优于高硅铸铁和高纯铝。
安全性高,避免了钛材在发烟硝酸中的爆炸风险。
局限:
成本较高,加工难度较大(需严格控制热输入)。
长期高温(>500℃)下可能发生组织劣化,需定期维护。
六、总结
00Cr14Ni14Si4(C4钢)凭借其超低碳、高硅奥氏体设计,在强氧化性腐蚀环境中表现卓,尤其适用于浓硝酸和浓硫酸介质。其标准化生产(如GB 2100系列)和成熟的焊接工艺使其成为化工、能源等领域的优选材料。
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化工仪器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非化工仪器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