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推荐:气相|液相|光谱|质谱|电化学|元素分析|水分测定仪|样品前处理|试验机|培养箱


化工仪器网>技术中心>操作使用>正文

欢迎联系我

有什么可以帮您? 在线咨询

工频介电常数测量仪的使用方法介绍

来源:北京冠测精电仪器设备有限公司   2025年05月20日 15:38  
工频介电常数测量仪主要用于测量绝缘材料在工频(50Hz或60Hz)下的介电常数(ε)和介质损耗因数(tanδ),是评估材料绝缘性能的重要设备。以下是其通用使用方法及操作要点,不同型号仪器可能存在细节差异,需结合说明书调整。
 
一、准备工作:仪器与样品检查
 
1.仪器与配件确认
 
核心部件:主机(含测量电路)、测试电极(通常为三电极系统:测量电极、保护电极、高压电极)、连接线、校准件(标准电容器或标准介质样品)。
 
辅助工具:砂纸(用于打磨样品表面)、无水乙醇(清洁样品)、镊子(避免指纹污染)、恒温恒湿箱(如需控制环境条件)。
 
2.样品制备要求
 
形状:圆形或方形薄片,直径/边长一般为50~100mm,厚度均匀(建议0.1~3mm,需根据仪器量程调整)。
 
表面处理:
 
用砂纸轻磨样品表面,去除毛刺和污渍;
 
用无水乙醇擦拭样品,干燥后避免接触污染。
 
环境平衡:样品需在指定环境(如23℃±2℃,湿度50%±5%)中放置24小时,消除环境影响。
 
二、仪器校准:确保测量准确性
 
1.开机预热
 
接通电源,打开仪器开关,预热30分钟(部分高精度仪器需预热1小时),使内部电路稳定。
 
2.空电极校准(无样品时)
 
将测试电极空载(不放置样品),选择“校准模式”:
 
测量电极与高压电极间的电容值应接近空气电容值(可通过公式\(C_0=\frac{\varepsilon_0A}{d}\)计算,其中\(\varepsilon_0=8.85×10^{12}F/m\),\(A\)为电极面积,\(d\)为电极间距);
 
介质损耗因数(tanδ)应接近0(空载时理论损耗极小)。
 
若数值偏差较大,需检查电极是否清洁、间距是否正确,或使用标准电容器进行校准。
 
3.标准样品校准(可选)
 
若需更高精度,可使用已知介电常数的标准样品(如聚四氟乙烯,ε≈2.1)进行校准,确保仪器测量值与标准值一致。
 
三、测量操作:三电极法典型流程
 
1.安装样品与电极
 
将样品放置于测量电极与高压电极之间,调整保护电极使其完全覆盖样品边缘,形成三电极系统(避免边缘效应影响测量)。
 
旋紧电极固定装置,确保电极与样品紧密接触,无气泡或间隙(可通过电极压力调节旋钮控制)。
 
2.参数设置
 
选择测量模式:介电常数(ε)、介质损耗(tanδ)或电容(C)。
 
设置试验电压:根据样品绝缘等级选择(如工频下常用500V、1000V或2500V,需不超过样品击穿电压的50%)。
 
选择频率:固定为工频(50Hz或60Hz,部分仪器支持可调频率,但需确保在工频点)。
 
环境参数:若仪器支持,输入当前温度和湿度(影响介电常数的温湿度修正)。
 
3.开始测量
 
点击“开始测量”按钮,仪器自动施加电压并采集数据:
 
稳定读数通常需要10~30秒(需等待数值波动小于1%);
 
若出现电压跳变或数值异常,可能是样品击穿或接触不良,需立即断电检查。
 

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化工仪器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非化工仪器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企业未开通此功能
详询客服 : 0571-87858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