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推荐:气相|液相|光谱|质谱|电化学|元素分析|水分测定仪|样品前处理|试验机|培养箱


化工仪器网>技术中心>工作原理>正文

欢迎联系我

有什么可以帮您? 在线咨询

REXROTH DR20-7-52/350-YMV减压阀工作原理

来源:上海维特锐实业发展有限公司   2025年05月20日 10:37  

     在工业液压系统中,压力的精准控制是确保设备安全、高效运行的核心要素。REXROTH DR20-7-52/350-YMV减压阀作为博世力士乐DR20-7-5X系列的代表产品,通过其先导式控制原理与模块化设计,实现了对系统压力的精细化调节。本文将从流体力学原理、结构组成、动态调节过程三个维度,深入剖析其工作原理。

一、流体力学基础:压力调节的核心逻辑

减压阀的本质是一个“可变节流元件”,其工作原理基于流体力学中的能量转换定律。当流体通过阀门时,阀芯与阀座间的流通面积变化会改变流速,进而影响流体的动能与压力能分布。DR20-7-52/350-YMV通过以下机制实现压力调节:

节流效应:阀芯开度变化导致流体通过时的局部阻力改变,流速增加时压力能转化为动能,出口压力降低。

压力反馈平衡:出口压力通过先导回路反馈至主阀芯,与弹簧力形成动态平衡,确保压力稳定在设定值。

二、结构组成:双阀芯协同工作的精密机制

该减压阀采用先导式结构,由主阀与先导阀构成双级控制系统:

主阀(压力调节执行单元)

插装式主阀芯:直接控制B口(入口)到A口(出口)的流体通道,其开度由先导阀控制。

弹簧腔:通过Y口与油箱连接,用于泄放控制油,避免压力积聚。

先导阀(压力感知与控制单元)

比例电磁铁:接收电控信号,调节先导阀芯位置,实现远程调压。

压力调整元件:通过旋转刻度旋钮设定目标压力,弹簧力与出口压力形成反馈闭环。

可选组件

止回阀:允许流体从A口反向流回B口,防止压力冲击。

压力表接口:实时监测调节后的压力,确保过程可控。

三、动态调节过程:从压力波动到稳定输出的三步控制

1. 初始状态:全开模式

当系统压力未达到设定值时,先导阀芯处于开启状态,主阀芯在弹簧力作用下保持最大开度,流体从B口无流向A口,此时阀门仅作为通道使用。

2. 压力触发:先导级响应

当A口压力因外力(如负载变化)升高至超过设定值时,压力信号通过以下路径传递:

路径1:A口压力经控制孔作用在先导阀芯上。

路径2:压力同时通过喷嘴、控制管路作用在先导阀的球体上。

此时,先导阀芯在压力差作用下开始关闭,减少流向弹簧腔的油液,导致主阀芯上腔压力下降。

3. 主阀动作:压力平衡重建

主阀芯采用差动式设计,其底部受A口压力作用,顶部受弹簧力与先导控制压力作用。当上腔压力降低时,主阀芯底部受力大于顶部,推动阀芯向上移动,减小流通面积,从而降低A口压力。这一过程持续至:

弹簧力 = A口压力 × 阀芯面积差

此时系统达到新的平衡,压力稳定在设定值。

四、模块化设计的扩展能力:从单一调压到系统集成

DR20-7-52/350-YMV的模块化设计使其能够通过逻辑盖板扩展功能:

方向控制:集成换向阀实现流体方向切换。

流量调节:叠加节流阀优化系统响应速度。

压力补偿:与压力补偿器协同工作,消除负载变化对流量的影响。

例如,在冶金设备的液压系统中,通过更换逻辑盖板,同一减压阀可实现“调压+换向+流量分配”的复合功能,显著简化系统复杂度。

五、技术参数与性能边界

参数项技术规格对工作原理的影响

最大工作压力(B口)315 bar定义主阀芯结构强度与密封极限

最大流量(底板安装)400 L/min影响阀芯节流口设计及流场分布

粘度范围10~800 mm²/s决定流体通过节流口时的雷诺数,影响压力损失

清洁度要求ISO 4406 20/18/15防止微小颗粒卡滞先导阀芯,确保调节精度

六、应用场景中的工作原理验证

1. 化工反应釜压力控制

在聚合反应中,需将原料压力从250 bar精准降至50 bar。DR20-7-52/350-YMV通过以下步骤实现:

设定压力:旋转刻度旋钮至50 bar,弹簧预紧力对应目标压力。

动态补偿:当反应釜内压力因温度升高而波动时,先导阀实时调整主阀芯开度,确保出口压力波动≤±0.3 bar。

2. 建筑供水系统

在高层建筑中,市政供水压力(通常为8 bar)需降至3 bar以满足末端用水需求。减压阀通过以下机制工作:

防过压保护:当用水量突减导致A口压力升高时,先导阀快速响应,主阀芯在100ms内关闭至安全开度。

止回功能:可选止回阀防止水锤效应,保护管道系统。


REXROTH DR20减压阀.png


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化工仪器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非化工仪器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企业未开通此功能
详询客服 : 0571-87858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