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用电时代:安科瑞如何让金融行业有效避免电气火灾
来源:安科瑞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2025年05月19日 15:07
电气火灾占我国火灾总量30%,在重特大火灾中占比更高达50%-80%。2023年1-10月数据显示,全国发生21.7万起电气火灾,造成418人死亡(占火灾总亡人数30.3%),直接经济损失26.3亿元。尽管国务院安委会2024年启动为期三年的安全生产治本攻坚行动,但电气火灾防控形势依然严峻。作为重点消防单位的银行系统,在电气安全管理方面存在三大突出问题:1.体系缺陷:全行业普遍存在电气系统智能化建设滞后问题,35%的营业网点和自助银行仍采用分散式独立供电模式。租赁网点设施陈旧率达42%,且非24小时设备(照明、办公电器等)存在70%的下班未断电现象,形成"管理真空"。2.监管失效:行业数据显示,线路老化(38%)、违规用电(27%)、设备过载(19%)构成主要隐患。具体表现为:45%网点存在保护装置与负载不匹配,12%的线路故障由鼠患引发,老旧网点地线缺失率达28%,技术监管手段覆盖率不足60%。3.执行落差:自2016年银监会出台消防安全自查机制建设要求以来,农业银行(2017/2019年)、邮储银行(2020年)相继发布专项方案,但执行层面存在显著偏差:24小时设备实时监测覆盖率仅68%,违规用电行为查处率不足30%,制度空转率达45%。典型案例显示,某省级分行因空调线路过载引发火灾,直接暴露三大漏洞:未安装智能监测设备(技防缺失)、未执行分时断电制度(管理缺位)、隐患整改滞后7个月(执行失效)。行业专家建议,需构建"智能监测+能耗管理+责任追溯"三位一体防控体系,通过物联网技术实现电流、温度、漏电的实时监控,建立设备电子档案和生命周期管理系统,并将用电安全纳入KPI考核,方能破解当前困局。随着国家安全生产攻坚行动推进,金融行业亟待实现从"被动响应"到"主动防御"的转变。电气线路发生火灾,主要是由于线路的短路、过载或接触电阻过大等原因,产生电火花、电弧或引起电线、电缆过热,从而造成火灾。金融行业安全用电解决方案由设备感知层、设备传输层、数据应用层、和平台应用层几大部分组成。是一款基于物联网、云计算和大数据分析的用电管理、远程智控解决方案,可监测营业网点、办公大楼、自助银行等机构的电气设备,利用设备自由分组、远程配置用电计划等功能,实现用电的远程智能化管理和精细化管理。方案说明:改动原有电气线路和设备,可操控电气设备分合闸
- 主回路更换塑壳断路器,在获取线路用电参数的同时,同时实现远程控制分合闸。
- 分回路更换微型断路器,在获取线路用电参数的同时,同时实现远程控制分合闸。
方案二:二三级配电箱方案(主+分回路监测)(推荐)方案说明:不改动原线路,实现配电箱电气参数监测全覆盖
- 主回路加装卡扣式互感器,测温传感器,环境温湿度传感器不改动原线路,再获取线路用电参数。
- 分回路加装末端监测模块不改动原线路,再获取线路用电参数。
- 照明回路选择加装故障电弧传感器不改动原线路在线获取线路异常电弧、电火花参数。
- 末端监测模块、故障电弧、环境温湿度模块,智能断路器统一由智慧用电探测主机上传至平台。
方案三:末端配电箱方案(主回路控制+分回路监测)(推荐)方案说明:改动原有电气线路和设备,可操控主开关分合闸
- 主开关更换微型断路器,在获取线路用电参数的同时,同时实现远程控制分合闸。
- 分回路加装末端监测模块不改动原线路,再获取线路用电参数。
- 末端监测模块智能断路器统一由智慧用电网关上传至平台。
方案说明:改动原有电气线路,实现供电连续和电不伤人
- 单根火线接地故障不断电,接地点不产生火花,人体误触火线不触电;
- 具有过载、过欠压、绝缘、温度等监测及故障报警功能;
- 具有电流、电压、功率、电能等电参量,以及温度、绝缘电阻的实时显示功能;
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化工仪器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非化工仪器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Copyright chem17.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顾问:浙江天册律师事务所 贾熙明律师
-
全年征稿/资讯合作
0571-87759900
点我咨询
-
-
-
-
采购中心
采购专员1对1咨询
企业未开通此功能
详询客服 : 0571-87858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