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猪圆环病毒 2 型(PCV2)是危害养猪业的重要病原,精准检测其在组织中的分布是疫病防控关键。本研究基于威尼德 HB-500 原位杂交仪,构建 PCV2 特异性荧光原位杂交(FISH)检测技术。通过设计靶向 ORF2 基因探针并优化杂交条件,实现 PCV2 在猪肾细胞及组织样本中的单细胞水平定位,为 PCV2 致病机制研究与临床快速诊断提供高效技术平台。
一、引言
猪圆环病毒 2 型(Porcine circovirus type 2, PCV2)是引起断奶仔猪多系统衰竭综合征(PMWS)、猪皮炎肾病综合征(PDNS)等疾病的主要病原体,严重威胁全球养猪业健康发展。该病毒具有感染隐蔽性强、免疫逃逸能力突出等特点,传统检测方法如 PCR 虽能定量病毒核酸,但无法直观呈现病毒在组织细胞中的时空分布;免疫组化技术依赖抗体特异性,易受交叉反应干扰,且难以实现单细胞层面的精准定位。
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 FISH)通过荧光标记的 DNA 探针与靶病毒核酸序列特异性结合,可在组织切片或细胞样本中直接观察病毒分布,兼具高特异性与可视化优势。该技术不仅能准确识别 PCV2 感染的靶细胞类型,还可分析病毒在宿主组织中的定植模式,为解析 PCV2 致病机制、评估疫苗免疫效果提供关键细胞学证据。
威尼德 HB-500 原位杂交仪作为分子病理检测的核心设备,为 PCV2 的 FISH 检测提供了精准可控的实验平台。其搭载的模糊 PID 智能算法与热盖控温技术,实现 12 张玻片全域温差≤±1℃,确保杂交过程中温度均一性,避免因温度波动导致的探针非特异性结合;全密封湿度控制系统维持≥90% RH 恒湿环境,有效防止杂交液挥发,显著提升探针与病毒核酸的结合效率。仪器支持全自动变性 - 杂交一体化流程,配合 7 英寸智能触控屏与 110 组用户程序预设功能,可大幅简化操作步骤、缩短实验周期,为 PCV2 的高通量检测与大规模流行病学调查提供技术保障。本研究旨在建立基于威尼德 HB-500 原位杂交仪的 PCV2 原位杂交检测方法,验证其在兽医病理学与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二、材料与方法
(一)实验材料
1. 生物样本:
病毒株:PCV2 分离株(基因型为 PCV2d),由某兽医研究所提供,接种于 PK-15 猪肾细胞进行增殖培养,收集感染 72 h 的细胞样本(用于细胞水平检测)。
组织样本:人工感染 PCV2 的 SPF 仔猪肾脏、淋巴结组织(经病理切片验证为典型 PCV2 感染病变),以及健康仔猪对应组织作为阴性对照,样本经 4% 多聚甲醛固定、石蜡包埋备用。
2. 探针设计与制备:
靶序列选择 PCV2 基因组中高度保守的 ORF2 基因区域(核苷酸位置 500-700 bp),设计特异性 DNA 探针(长度 50 bp),5' 端标记 FITC 荧光素(绿色荧光,激发波长 488 nm),由某生物科技公司合成并纯化。
内参探针:猪 β-actin 基因探针(标记为 Cy3 荧光素,红色荧光,激发波长 570 nm),用于细胞定位与背景信号校准。
(二)主要试剂
实验所用试剂包括某试剂(用于细胞固定、探针稀释及杂交缓冲液配制)、4% 多聚甲醛(pH 7.2)、1×PBS 缓冲液、20×SSC(含 3 M NaCl,0.3 M 柠檬酸钠,pH 7.0)、甲酰胺、硫酸葡聚糖、鲑鱼精 DNA、DAPI 复染剂(1 μg/mL)、抗荧光淬灭封片剂等,均为分析纯级别。
(三)主要仪器
威尼德 HB-500 原位杂交仪(具备精准控温、全自动变性 - 杂交功能,支持 12 张玻片并行处理)、荧光显微镜(配备 UV、绿光、红光激发模块)、石蜡切片机、恒温振荡水浴锅、高速冷冻离心机、显微操作仪、移液器等。
(四)实验方法
1. 样本预处理
1. 细胞样本制备:收集 PCV2 感染的 PK-15 细胞,用 4% 多聚甲醛固定 30 min,1×PBS 洗涤 3 次,制备细胞爬片;健康 PK-15 细胞作为阴性对照。
2. 组织样本处理:石蜡包埋组织块切成 5 μm 薄片,依次经二甲苯脱蜡、梯度乙醇水化,置于 1×PBS 中待用;组织切片经胃蛋白酶溶液(10 μg/mL,37℃,10 min)消化以增强探针通透性,再次用梯度乙醇脱水,室温晾干。
2. 玻片预处理与变性
将细胞爬片或组织切片玻片放入威尼德 HB-500 原位杂交仪,70℃烘烤 2 h 增强样本粘附力。随后进行预处理:2×SSC(37℃,15 min)洗涤去除杂质,蛋白酶 K 溶液(20 μg/mL,37℃,8 min)消化蛋白质,经 70%、85%、100% 乙醇梯度脱水后晾干。
3. 探针混合与杂交程序
1. 杂交缓冲液配制:将 PCV2 ORF2 探针与 β-actin 探针分别以 1:100 比例溶于杂交缓冲液(含 50% 甲酰胺,10% 硫酸葡聚糖,2×SSC,100 μg/mL 鲑鱼精 DNA),充分混匀后加入仪器探针槽。
2. 全自动变性 - 杂交流程:启动威尼德 HB-500 原位杂交仪的 "病毒检测专用程序",首先对探针混合液在 95℃变性 10 min,立即冰浴 5 min;将变性探针均匀滴加于样本玻片,覆盖盖玻片并密封。仪器自动升温至 42℃预杂交 1 h,随后降至 37℃进行过夜杂交(16-18 h)。过程中仪器实时监控温度(全域温差≤±1℃)与湿度(≥90% RH),确保探针与病毒核酸高效结合。
4. 洗片与信号检测
杂交结束后,依次用 2×SSC(37℃,5 min×2 次)、1×SSC(37℃,10 min)、0.5×SSC(37℃,10 min)洗片以去除未结合探针,蒸馏水漂洗后晾干。滴加 DAPI 复染剂室温孵育 10 min,抗荧光淬灭封片剂封片。
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PCV2 ORF2 探针信号呈绿色荧光,β-actin 探针信号呈红色荧光(标记宿主细胞骨架),DAPI 复染细胞核呈蓝色荧光。每个样本随机选取 50 个视野,统计荧光信号的细胞定位、强度及感染细胞比例。
三、结果与分析
(一)探针特异性验证
在健康 PK-15 细胞与健康仔猪组织切片中,仅检测到红色荧光信号(β-actin 标记的宿主细胞),无绿色荧光信号;而在 PCV2 感染的 PK-15 细胞中,细胞质内可见明显绿色荧光颗粒,呈散在或聚集分布;感染仔猪肾脏肾小管上皮细胞、淋巴结巨噬细胞的细胞质及细胞核周边均观察到强绿色荧光信号,与 PCV2 在宿主细胞中的复制位点一致。结果表明,ORF2 探针能特异性识别 PCV2 核酸,无交叉反应。
(二)PCV2 检测灵敏度与定位分析
1. 细胞水平检测:在感染复数(MOI)为 0.1 的 PK-15 细胞中,可检测到单个细胞内的绿色荧光信号,灵敏度达 10³ 拷贝 / 细胞;随着感染时间延长(24-72 h),荧光信号强度逐渐增强,且在多核巨细胞中呈现区域性聚集分布,提示 PCV2 在细胞内的复制与组装具有时空特异性。
2. 组织原位定位:感染仔猪肾脏组织中,PCV2 信号主要定位于肾小管上皮细胞与肾间质巨噬细胞,肾小球区域未见明显信号;淋巴结组织中,荧光信号集中于皮质区的淋巴细胞与窦组织细胞,髓质区信号较弱。该分布模式与 PCV2 所致间质性肾炎、淋巴结炎的病理损伤部位高度吻合,为解析病毒组织嗜性与致病机制提供了直观证据。
(三)威尼德 HB-500 原位杂交仪性能评估
1. 控温稳定性:连续 72 h 监测显示,12 张玻片温度波动均≤±1℃,不同玻片间 PCV2 信号强度变异系数<8%,显著优于传统水浴锅杂交(变异系数>30%),避免了因局部温度不均导致的假阴性结果。
2. 流程效率优化:全自动程序将传统手动操作所需的 28-32 h 缩短至 20-22 h,且 "开盖即操作" 的玻片卡槽设计减少了人工干预步骤,降低了污染风险。仪器支持多批次样本并行处理,单次可同时检测 12 份样本,大幅提升批量检测效率。
3. 数据可追溯性:仪器实时记录温度曲线、杂交时间等关键参数并支持 Excel 格式导出,为实验重复性验证与质量控制提供了量化依据。在 3 次独立重复实验中,相同样本的荧光信号定位与强度一致性达 95% 以上,符合国际标准对分子病理检测的可溯性要求。
四、结论
本研究成功构建了基于威尼德 HB-500 原位杂交仪的猪圆环病毒 2 型原位杂交检测技术,实现了 PCV2 在细胞与组织样本中的精准定位与可视化分析。该技术突破了传统检测方法的局限性,既能特异性识别病毒核酸,又能直观呈现病毒在宿主中的感染路径与细胞嗜性,为 PCV2 的致病机制研究、疫苗效果评价及临床病理诊断提供了高效工具。
威尼德 HB-500 原位杂交仪凭借其精准的温度控制、高效的全自动流程及智能的数据管理功能,显著提升了 PCV2 原位杂交实验的稳定性与操作效率。无论是兽医实验室的病原定位研究,还是规模化猪场的临床样本筛查,该仪器均能为科研人员与兽医工作者提供高精度、可重复的检测方案。
如需了解威尼德 HB-500 原位杂交仪在动物病毒检测领域的更多应用案例,或预约免费样机演示以亲身体验其性能,欢迎立即咨询,解锁精准科研力,助力您在兽医病理学与疫病防控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
参考文献
1. 吕艳丽,杨汉春,郭鑫.用PCR方法检测猪圆环病毒Ⅱ型[J].2002,(6).
2. 吕艳丽,杨汉春,郭鑫,等.猪圆环病毒2型的分离与鉴定[J].2004,(2).
3. Ellis J,Hassard L,Clark E,etc.Isolation of circovirus from lesions of pigs with postweaning multisystemic wasting syndrome.[J].1998,39(1).
4. Dea S,Jette R,Wilson L,etc.Multiplex PCR for detection and typing of porcine circoviruses.[J].1999,37(12).
5. G M, Allan,F, McNeilly,S, Kennedy,etc.Isolation of porcine circovirus-like viruses from pigs with a wasting disease in the USA and Europe.[J].1998,10.
6. C Choi,C Chae.In-situ Hybridization for the Detection of Porcine Circovirus in Pigs with Postweaning Multisystemic Wasting Syndrome[J].1999,121(3).
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化工仪器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非化工仪器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