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推荐:气相|液相|光谱|质谱|电化学|元素分析|水分测定仪|样品前处理|试验机|培养箱


化工仪器网>技术中心>解决方案>正文

欢迎联系我

有什么可以帮您? 在线咨询

如何降低力士乐直动式溢流阀的噪音?

来源:东莞市广联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2025年05月19日 11:33  

力士乐直动式溢流阀在工作中产生的噪音(如高频啸叫、振动异响等)可能由多种因素引起,需从设计、安装、调试和维护等方面综合解决。以下是具体的降噪方法和优化措施:


一、REXROTH溢流阀噪音产生的根本原因

机械振动

阀芯与阀座碰撞或弹簧共振。

螺栓松动或阀体安装不牢固。

流体动力学问题

液流高速通过节流口时产生空化(气泡破裂)。

流道设计不合理导致湍流或压力波动。

系统匹配不当

溢流阀额定流量与系统需求不匹配。

背压过高或回油不畅。


二、REXROTH溢流阀针对性降噪措施

1. 优化系统设计与参数

避免共振频率

通过调节弹簧预紧力或更换不同刚度的弹簧(需咨询厂家),避开系统固有频率(通常为 500-2000Hz)。

示例:若噪音频率为 1200Hz,可微调溢流阀开启压力,改变振动频率。

合理选择溢流阀规格

确保溢流阀额定流量≥系统最大流量的 1.2 倍,避免小阀过大流量导致液流紊乱。

例如:系统流量为 50L/min,应选用额定流量≥60L/min 的溢流阀。

降低背压

回油管直径应≥进油管直径的 1.5 倍,且尽量减少弯头和节流元件。

回油口直接通油箱时,需确保油液淹没管口,避免吸入空气。

2. 改进安装与管路设计

使用阻尼元件

在溢流阀进油口(P 口)前安装阻尼孔(孔径 0.8-1.5mm),降低压力冲击(需计算阻尼比)。

示例:

plaintext

P口 → [阻尼孔] → 溢流阀 → T口

增加蓄能器

在泵出口或溢流阀附近安装皮囊式蓄能器,吸收压力脉动(容积需根据系统流量计算)。

推荐蓄能器预充压力为系统工作压力的 60%-70%。

优化管路布局

避免 90° 直角弯头,使用平滑过渡弯头(R≥3D,D 为管径)。

长管路需用管夹固定(间距≤500mm),减少振动传递。

3. 调整溢流阀内部结构

更换低噪音阀芯

升级为力士乐带阻尼活塞的阀芯(如 DBDS 系列的 K 型阀芯),抑制高频振动。

对于高压力系统(≥315bar),优先选用锥阀结构替代球阀,减少液动力不平衡。

优化阻尼孔参数

增大阀芯阻尼孔直径(需厂家确认),降低液流速度,但可能影响响应时间。

示例:原阻尼孔 0.6mm 可尝试改为 0.8mm。

4. 改善油液特性

控制油液粘度

使用 ISO VG 32-46 抗磨液压油(40℃运动粘度 32-46cSt),粘度过低易导致空化,过高会增加流动阻力。

冬季需加装加热器,确保油温≥20℃。

防止空气混入

检查吸油口密封,避免吸入空气(可在油箱观察回油口是否有气泡)。

系统初次启动时需充分排气(松开回油管接头排空气)。

5. 调试与维护优化

压力设定与稳定性

避免在溢流阀低压力范围(如 0-50bar)长期工作,易引发共振。

使用精密压力表校准开启压力,误差控制在 ±1% 内。

定期清洁与更换滤芯

每 2000 小时更换回油滤芯(精度≥10μm),防止杂质堵塞阻尼孔。

拆阀清洗时,用超声波清洗机去除阀芯微小颗粒(注意保护密封面)。


三、特殊场景解决方案

场景措施

高压系统(≥350bar)1. 串联二级先导式溢流阀分压

2. 使用带压力补偿的溢流阀

频繁启停系统1. 在泵出口加装卸荷阀

2. 采用比例溢流阀实现软启动

空间受限场合1. 使用隔音罩(内贴吸音棉)包裹溢流阀

2. 管路包裹阻尼材料(如丁基橡胶)

高精度控制需求1. 升级为伺服溢流阀

2. 增加 PID 闭环控制,减少压力波动

四、降噪效果验证

声学测试

使用声级计在溢流阀 1m 处测量噪音值,降噪目标:

空载:≤70dB (A)

满载:≤85dB (A)

振动测试

用振动测试仪检测阀体振动频率,重点关注 1000-3000Hz 区间(阀芯共振敏感区)。

长期运行监测

记录系统运行 100 小时后的噪音变化,评估耐久性(如因磨损导致噪音回升,需检查阀芯密封面)。

五、注意事项

安全风险:调整阻尼孔或更换阀芯可能影响溢流阀的压力特性,需重新校准开启压力。

兼容性:改装前需咨询力士乐技术支持,确认方案是否符合产品规范。

成本效益:优先采用管路优化和油液管理等低成本措施,最后考虑更换元件。

通过综合应用上述方法,可有效降低力士乐直动式溢流阀的噪音,提升系统可靠性和操作环境舒适性

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化工仪器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非化工仪器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企业未开通此功能
详询客服 : 0571-87858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