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推荐:气相|液相|光谱|质谱|电化学|元素分析|水分测定仪|样品前处理|试验机|培养箱


化工仪器网>技术中心>其他文章>正文

欢迎联系我

有什么可以帮您? 在线咨询

假荆芥属苷成为科研人员探索天然药物资源的关键靶点

来源:上海同田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2025年05月19日 10:29  
   在天然产物化学与药理研究领域,假荆芥属苷正以“植物密码破译者”的身份,揭开黄酮类化合物的神秘面纱。这种从唇形科植物中提取的活性成分,凭借其化学结构与生物活性,成为科研人员探索天然药物资源的关键靶点。
 

 

  结构解析,解码天然分子库
 
  假荆芥属苷分子量478.40,属黄酮苷类化合物。其核心结构由6-甲氧基木犀草素与葡萄糖基通过β-糖苷键连接而成,这种分子设计使其兼具亲水性与疏水性。通过HPLC-DAD分析,科研人员发现其在荔枝草等植物中的含量与采收期密切相关,盛花期提取效率较其他阶段提升40%。在紫外光下,该化合物呈现特征性荧光响应,为快速检测提供技术支撑。
 
  药理挖掘,拓展临床应用边界
 
  现代药理学研究揭示其多靶点作用机制:在HL60细胞实验中,假荆芥属苷通过抑制细胞色素c释放,展现强效抗氧化活性,IC50值达12.5μM;对DPPH自由基清除率高达89%,优于同浓度维生素C。在抗炎模型中,该化合物通过抑制NF-κB通路,使LPS诱导的小鼠巨噬细胞炎症因子表达降低67%。更值得关注的是,其在HL-60细胞分化实验中诱导率达35%,为白血病治疗提供新思路。
 
  工艺革新,驱动产业化进程
 
  提取工艺的突破提升了假荆芥属苷的产业化价值。采用60%乙醇溶液浸提结合大孔树脂梯度洗脱技术,可使纯度从75%提升至98%,收率提高至2.3%。在制剂开发方面,通过环糊精包合技术,其水溶性提升15倍,生物利用度达42%。

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化工仪器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非化工仪器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企业未开通此功能
详询客服 : 0571-87858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