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基除菌过滤装置是生命科学实验室中用于对配置的培养基进行除菌和杂质过滤的关键设备,其核心功能是通过物理过滤去除培养基中的微生物、细菌及颗粒杂质,确保细胞培养的无菌环境,同时减少营养物质的损失。培养基除菌过滤装置通常由以下部分组成,不同设计可能因应用场景(如实验室规模、工业生产)有所差异:
1. 过滤膜:
材质常用聚醚砜(PES)或混合纤维素材质(MCE),具有亲水性强、低蛋白吸附等特性。孔径通常为 0.22 μm 或 0.45 μm,0.22 μm 滤芯可有效截留细菌(一般细菌直径>0.2 μm),0.45 μm 多用于预过滤(去除较大颗粒杂质)。也有一些用户会将0.45和0.22μm两种滤膜叠加使用。
2.过滤器:
根据应用场景以及过滤量的不同,需要选用不同形式的过滤器。通常实验室少量培养基配制使用瓶顶式过滤器,瓶顶过滤器主要由放置待过滤液体的过滤杯、铺装滤膜的放置基座、接抽滤泵的抽气接口、杯盖等部分组成。滤膜基座的底部采用GL45标准螺纹接口,可直接与实验室常见的蓝盖玻璃试剂瓶连接,无需额外适配器。过滤后滤液直接流入试剂瓶,盖上瓶盖即可保存。如L100FS实验室培养基除菌抽滤系统,采用了一体式的架构,将抽滤泵和过滤瓶组融合在一个机体内,主机内置了一台小型无油抽滤泵,只需插电即可启动运行。机体一侧带有过滤瓶组放置槽,可以将过滤瓶置于槽内。整机的外形尺寸仅为265×130×210mm,这样的设计使得整台抽滤系统可以放入操作区的台面上,缩小了台面占用空间,同时又便于使用人员直接操控设备的启停等功能。机体侧面带有一个试剂瓶固定槽,可以直接插入500ml蓝盖试剂瓶,搭配500ml的塑料瓶顶过滤器使用。
而过滤量如果超过10升,需要进行小试、中试或生产使用时,瓶顶过滤器的方式会因为过滤量太小,需要频繁更换滤膜,大幅影响工作效率,一般需要使用平板过滤器。其名称来源于其形状为扁平、板状的样式,滤器上学可以分离,中间可以铺放过滤膜。,以PF2150平板过滤系统为例,其在结构上由一台不锈钢平板过滤器、一台将液体输送入过滤器内的蠕动泵和泵管组成。使用时,将过滤膜装入平板过滤器内,泵管的一端连接在过滤器的进液口内,另一端置入待过滤的液体内。打开蠕动泵后,蠕动泵的电机驱动轴承挤压泵管内的液体,将其输送至过滤器内,并通过持续的推力推动液体通过滤膜。滤液通过滤膜后,从过滤器下方的排液接口排出,流入预先准备好的容器内保存。从上述构造和原理是我们可以看出,平板过滤系统在开始过滤后,中间无需人工介入操作,蠕动泵可以自行抽取液体进行连续不断地过滤。
3.压力驱动系统:
瓶顶式过滤器常用真空泵抽气,形成压差来推动滤液通过滤膜,也被称为负压过滤。平板过滤器则使用蠕动泵,将液体泵入过滤器内推动滤液过滤膜,使用蠕动泵时滤液会连续泵入滤器内,所以更适合过滤量较多,或生产型客户。
在使用培养基除菌过滤装置时,还应注意:
1.操作环境:必须在超净工作台或生物安全柜内进行,避免二次污染。
2.灭菌要求:过滤膜、瓶顶过滤器等需提前高温高压灭菌,塑料材质需确认耐温性能。
3.维护:检查滤膜堵塞情况,通过真空表判断系统状态,及时更换滤膜或阻水保护器.
相关产品
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化工仪器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非化工仪器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