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推荐:气相|液相|光谱|质谱|电化学|元素分析|水分测定仪|样品前处理|试验机|培养箱


化工仪器网>技术中心>工作原理>正文

欢迎联系我

有什么可以帮您? 在线咨询

跨越颗粒界限:XBridge色谱柱如何重塑分离科学

来源:广州太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2025年05月17日 14:17  
在分析化学实验室里,一支看似普通的不锈钢柱管正引发着分离技术的革新。XBridge色谱柱以其杂化颗粒技术,打破了传统液相色谱柱在效率与通用性之间的妥协,为复杂样品分析开辟了新维度。这项融合材料科学与分离工程的创新,正在重新定义现代色谱分析的边界。

一、传统色谱柱的困境与突破

传统高效液相色谱(HPLC)依赖全多孔硅胶颗粒(PSA),但其扩散路径长、传质阻力大,在高速分离时效率急剧下降。超高压液相色谱(UHPLC)采用亚2μm表面多孔颗粒(SPP),虽提升速度却牺牲了样品容量与适用性。科研人员发现,理想的色谱填料应在保持高渗透率的同时具备足够的比表面积,这正是XBridge色谱柱的破局关键。

二、杂化颗粒技术的核心创新:

1.传质革命:溶质仅需穿透500nm多孔层即可完成吸附解吸,传质路径缩短90%,理论塔板高度降低至1.2μm/HPLC级别

2.通量飞跃:3μm粒径维持常规柱压(≤600bar),流速可达1.5mL/min,分析时间较传统HPLC缩短70%

3.容量优势:比表面积达180m²/g,样品负载量较全多孔3μm填料提升4倍,特别适合复杂基质分析

在分离血浆中的7种精神类药物时,XBridge色谱柱在2.5分钟内实现基线分离,而传统C18柱需要12分钟且峰形展宽严重。这种效率提升源自其流体动力学特性——实心内核形成稳定流型,多孔外壳保证充分接触。

三、多维应用场景的技术验证

在制药领域,XBridge色谱柱展现出惊人适应性。某跨国药企使用该柱分析头孢类抗生素有关物质,在梯度洗脱模式下,主峰与6个已知杂质的分离度均>2.0,拖尾因子控制在0.95-1.05。其耐酸碱特性(pH 2-10)更适用于生物制剂分析,在胰岛素类似物检测中连续进样200次未出现保留时间漂移。

环境科学家利用该柱开发了水中微塑料添加剂的分析方法。通过混合模式保留机制,单次进样可同时测定8种邻苯二甲酸酯和4种双酚类化合物,检出限低至0.1ng/mL。当面对土壤提取物中50余种农药残留时,XBridge色谱柱配合QTOF质谱,在30分钟内完成定性定量,相较传统方法节省75%分析时间。

四、技术参数背后的工程智慧:

-粒径精度:±10%粒径分布控制,确保装填均匀性

-表面修饰:双重封端技术将硅醇基活性降低至<5nmol/m²

-孔径优化:10nm-150nm梯度孔结构兼顾小分子与大分子蛋白

-金属配位:嵌入式螯合基团提高过渡金属离子耐受性(可达20ppm)

实际应用中,某饮料企业使用该柱检测柠檬黄着色剂时,发现其对pH波动具有抗干扰能力。在pH3.5-7.0范围内,保留时间RSD<0.3%,而普通C18柱在此区间变异系数超过2%。这种稳定性源于杂化颗粒的表面惰性与机械稳定性。

当我们凝视这支装有杂化颗粒的柱管时,看到的不仅是分离效率的提升,更是材料工程与分析化学深度融合的创新范式。从全多孔到表面多孔,再到如今的杂化颗粒,XBridge色谱柱正在书写液相分离技术的新篇章——这或许就是"XBridge"命名的深意:跨越已知颗粒形态的界限,搭建通往高效分离的新桥梁。 

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化工仪器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非化工仪器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企业未开通此功能
详询客服 : 0571-87858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