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造纸瓦力打浆机(Valley打浆机)是一种专用于造纸科研与质量控制的标准化设备,其工作原理基于飞刀辊与底刀对纤维浆料的机械作用,通过切断、压溃、揉搓等过程实现纤维的细化和性能调控。以下是其核心工作原理的详细说明:
一、核心结构与功能
1、飞刀辊与底刀系统
(1)飞刀辊:直径通常为194毫米,长度155毫米,表面安装32片不锈钢刀片(厚度约4.7毫米),通过高速旋转(标准转速500±10 r/min)对浆料施加剪切力和冲击力。
(2)底刀:固定于浆池底部,由7片刀片组成(厚度3.2毫米),与飞刀辊形成间隙,共同作用实现对纤维的切断、分裂和润涨。
2、浆池与导流设计
(1)浆池容积:标准容量为23升(可扩展至45升或更大容量),采用304不锈钢材质,耐腐蚀且表面光滑,减少纤维残留。
(2)导流结构:内凹式导流槽设计(优于传统外凸式),增强浆料循环效率,避免死角,确保纤维均匀处理。
3、动力与控制系统
(1)驱动系统:电机功率1200W(220V)或1.5KW(380V),部分型号配备变频调速功能(0-900 r/min),适应不同纤维类型需求。
(2)杠杆负荷:通过砝码调节杠杆臂压力(54±1N),控制打浆强度。
二、工作流程
1、投料与预处理:将绝干浆料(200-700g)撕成25×25mm小片,浸泡后投入浆池,浓度控制在1.57%-6%。
2、机械打浆作用
(1)切断与压溃:飞刀辊高速旋转,与底刀协同作用,切断长纤维并压溃纤维细胞壁,使初生壁和次生壁外层破裂。
(2)细纤维化:通过揉搓和离心力作用,纤维进一步细化,形成游离羟基,增强后续成纸的结合强度。
(3)循环与均质化:浆料在离心力作用下沿浆池内壁上升,中心区域形成向下涡流,循环往复直至达到目标打浆度。
(4)检测与调控:每隔15-20分钟取样检测纸浆游离度(如加拿大游离度测试),通过调整打浆时间、压力或转速优化结果。
三、关键技术特点
1、标准化设计:符合ISO 5264/I、TAPPI T200及GB/T 24325-2009等国际标准,确保实验数据可比性。
2、智能化控制:打浆时间可设定1-999分钟(支持秒、分、小时切换),部分型号配备自动清洗系统(水/气源接口)和噪音消音装置。
3、安全与维护:水电分离设计,电器元件置于顶部;防飞溅罩可拆卸,便于观察和清洁;弹簧式软安装电机减少振动噪音。
四、应用场景
1、纤维类型:植物纤维(木浆、秸秆、麻)、合成纤维(碳纤维、玻璃纤维)等。
2、研究领域:制浆工艺优化、纸张物理性能测试(如耐破度、抗张强度)、实验室教学与质量控制。
五、局限性
处理限制:高硬度材料(如未破碎的秸秆)需预处理;长时间运行可能因摩擦生热影响纤维性质,需配合冷却系统或间歇操作。
通过上述机制,瓦力打浆机在实验室环境中精确模拟工业打浆过程,为造纸工艺研发提供可靠数据支持。实际应用中需根据纤维特性调整参数(如转速、压力、时间),以实现最佳打浆效果。
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化工仪器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非化工仪器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