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操作前准备
1. 设备与配件检查
外观检查:确认仪器主体、传感器、夹具、显示屏等无损坏、松动或变形,电缆线无破损。
配件齐全性:核对配套夹具(适用于不同规格铆钉)、校准工具、数据线、充电器等是否完备。
电量 / 电源:检查电池电量是否充足(或接通稳定电源),避免中途断电影响测试。
2. 环境要求
温度与湿度:操作环境温度应在 0℃~40℃,相对湿度不大于 85%,避免高温、潮湿或强磁场干扰。
场地平整:选择稳固、水平的测试平台,确保仪器放置平稳,避免振动。
3. 试样准备
铆钉安装:按测试要求将铆钉固定在试样(如板材、结构件)上,确保安装符合工艺标准。
表面处理:清洁铆钉头部及周围表面,去除油污、锈迹或涂层,保证夹具与铆钉接触良好。
二、操作步骤
1. 仪器开机与校准
开机:接通电源或打开电池开关,等待系统自检完成,显示屏显示初始界面。
校准:
定期(或使用前)进行校准,选择 “校准” 功能,按提示安装标准砝码或校准件。
点击 “开始校准”,仪器自动采集数据并完成校准,确保测量精度。
2. 夹具安装与试样固定
选择夹具:根据铆钉规格(如直径、头部形状)选择匹配的夹具,安装到拉拔仪的伸缩杆或传感器上。
固定试样:将试样放置在仪器底座或专用夹具中,调整夹具位置,使铆钉轴线与拉拔力方向一致(垂直于试样表面),确保受力均匀。
3. 参数设置
测试模式:选择 “拉拔测试” 模式,设置测试参数,包括:
大力值:根据铆钉设计承载力预设安全上限,防止过载损坏仪器。
加载速率:通常设置为均匀缓慢加载(如 0.5~2kN/s),具体按标准或工艺要求调整。
数据记录间隔:建议每秒记录 1~5 组数据,便于分析力值变化曲线。
4. 开始测试
启动加载:点击 “开始测试”,仪器自动施加拉力,实时显示力值(kN)、位移(mm)等数据及曲线。
观察现象:密切关注测试过程:
当铆钉发生滑移、断裂或达到预设大力值时,仪器自动停止加载,记录峰值力值和破坏模式。
若中途出现异常(如异响、夹具松动),立即点击 “暂停” 并终止测试,排查问题。
5. 数据记录与保存
结果查看:测试完成后,显示屏自动显示大拉拔力、屈服力、位移等数据,生成力 - 位移曲线。
数据保存:通过仪器内置存储功能保存测试数据,或连接电脑(使用专用软件)导出数据(支持 Excel、PDF 格式),注明试样编号、测试日期等信息。
6. 卸载与复位
卸载夹具:关闭电源,卸下夹具和试样,清理仪器表面及夹具内的碎屑。
复位归零:手动或自动将伸缩杆退回初始位置,确保仪器处于待机状态。
三、维护保养:
日常保养:
用软布擦拭仪器表面,保持清洁干燥。
检查各部件连接螺丝是否松动,及时紧固。
定期维护:
每半年对伸缩杆、导轨等活动部件加注润滑油,确保运行顺畅。
长期不用时,应取出电池(或断开电源),存放于干燥、无腐蚀性气体的环境中。
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化工仪器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非化工仪器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