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是教育和生活为主的教育机构,应充分发挥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的功能和优势,以建设低碳校园为抓手,服务于节能减排工作和低碳经济发展。
1.高校如何推动低碳校园建设
通过能源管理系统实现校园能源智能化管理,并向社会推广经验,参与地方低碳规划制定,提供碳排放评估、节能方案设计等服务,推广可再生能源应用,如太阳能光伏发电、地热能利用,部署智能电表、用水监控系统,实现能耗实时分析与动态调控,建立碳排放考核机制,将节能指标纳入院系评估体系。
2.EMS-EDU校园智慧能源管理平台
校园智慧能源管理平台以智能配电、智慧用电、数字化运维为核心,通过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实现能源系统的全流程智能化管理,助力打造安全、节能、低碳的智慧校园
3.智能校园微电网-能效管理
计量体系搭建-能耗数据统计-用能指标管理-设备能效分析-末端节能控制
4.一平台多系统
电力监控、电气安全、能耗监测、电能质量监测及治理系统等系统功能、一卡通系统、水泵空调等设备管理系统对接;
以能源互联网生态为基础,可实现整个校园能源网络能源流和信息流的管理监测,推动校园新型电力系统的建设,动校园能源数字呈现、仿真和决策,推动校园电力系统多能互补联合调度智能化水平以及基于数据驱动的校园能源网络智能评估与预警,保证校园用能的可靠、安全、节约、高效、有序,助力低碳校园实现。
EDU-校园能源运维管理系统
实现对校园变电站、变电所、配电房数据的智能采集、环境监测、设备管控、运维调度和运行分析,协助运维人员高效处理故障,减少设备停电时间,保障校园电力系统与设备的稳定安全运行。主要包含电力监控/运维管理、设备运维(校园电梯等设备)、校园环境监控、配电环境监控等功能模块
EDU-教室/办公室用能管理系统
EDU-教室/办公室用能管理系统区别于传统的能耗监测系统以一级、二级用能监测为主,可针对末端每个教室、办公室等公共场所以房间为单位进行用能统计和分析:可实现用电、用水计量控制以及照明、空调等设备的监测控制。对于存在多个线路的房间可进行用能合并统计,针对用能进行指标对标、定额管理、余额报警、用能公示等功能,通过经济杠杆和用能行为管理达到节能目的
EDU-校园安全用电管理系统
宿舍区电源插座较多,违章私拉乱接现象比较严重,使用劣质大功率、超负荷电器,易造成短路引发火情
教学区域电视、电脑等设备长时间不断电,容易局部过热引发电气火灾;
人员密集场所,人口密度大,学校内高层建筑、综合教学楼、实验室、图书馆等建筑多,电气安全隐患多
公共区域普遍存在消防设施老旧、损坏、标志配备数量不足等问题;
EDU-宿舍用电安全及校园水电收费系统
EDU-智能照明、空调用电管理系统
智能照明控制系统是基于计算机、自动控制、网络通讯、嵌入式软件等多方面技术组成的分布式管理系统,实现照明设备运行控制的智能化。可以有效提高照明系统科学管理水平、精简人员、节省运营成本和提高运营服务质量
末端空调控制,通过将中央空调的末端控制面板更换为带通讯的智能面板,可远程监视末端风机运行状态,可实现远程开启、集中关闭、异常运行时段识别、温度设定、风速设定、模式设定等功能,通过集中监测、控制,减少人力投入,通过末端计费,提高节约意识;
相关产品
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化工仪器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非化工仪器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