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GFAAS)是一种高灵敏度的分析仪器,广泛应用于环境监测、食品安全、材料科学等领域中微量元素的测定。其操作过程涉及多个精细步骤,正确执行这些步骤对于获得准确可靠的分析结果至关重要。以下是分光光度计的详细操作步骤。
一、准备工作
1、设备检查:确保分光光度计、石墨炉、电源、气体供应(如氩气或氮气)等各部分连接正确且处于良好状态。
2、样品准备:将待测样品处理成适合石墨炉分析的溶液形式,注意避免污染和损失。
3、标准溶液配制:根据需要测定的元素,配制一系列浓度的标准溶液,用于后续的校准。
4、仪器预热:开启分光光度计和石墨炉电源,预热至稳定工作状态,通常需要约30分钟。
二、参数设置
1、波长选择:根据待测元素的原子吸收特性,设置分光光度计的波长至相应位置。
2、狭缝宽度:调整光谱带宽,以平衡灵敏度和信噪比,通常从较宽的狭缝开始,逐步优化。
3、灯电流:设置空心阴极灯的电流,保证足够的发射强度,同时避免过热。
4、石墨炉程序:设定干燥、灰化、原子化和除残等阶段的温度、时间及气体流量,这些参数对分析结果影响显著,需根据样品特性和仪器指南仔细调整。
三、校准与样品测定
1、零点校正:使用空白溶液(如去离子水或酸化水)进行零点校正,调整仪器至零吸收状态。
2、标准曲线绘制:依次测定标准溶液系列,记录各浓度下的吸光度值,绘制标准曲线,用于后续样品浓度的计算。
3、样品测定:将处理好的样品溶液注入石墨炉中,按照设定的程序进行干燥、灰化、原子化,并记录吸光度值。每个样品至少重复测定两次,取平均值以提高准确性。
四、数据处理与结果分析
1、浓度计算:根据样品吸光度值和标准曲线方程,计算样品中待测元素的浓度。
2、质量控制:检查标准曲线的线性相关性、样品重复测定的精密度以及加标回收率等指标,确保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报告编制:整理分析数据,编写分析报告,包括实验条件、样品信息、分析结果及结论等。
五、清理与维护
1、清洁石墨炉:分析完成后,及时清理石墨炉内部,去除残留物,防止交叉污染。
2、关闭设备:按照仪器操作规程,先关闭石墨炉和气体供应,再关闭分光光度计和电源,确保设备安全。
3、定期维护:定期对仪器进行维护保养,包括更换耗材、检查气路、清洁光学系统等,以保证仪器长期稳定运行。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有效地利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进行微量元素的分析,获得准确、可靠的分析结果。
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化工仪器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非化工仪器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