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质纳米颗粒(LNPs)在保护mRNA并促进其进入靶细胞进行蛋白质合成方面表现出色。然而,细胞摄取LNPs后,mRNA的翻译效率不仅取决于LNPs的递送效率,还受到细胞内必需代谢物(如代谢能量源、辅酶和氨基酸)可用性的影响。本研究提出了一种代谢物共递送策略,通过将关键代谢物封装在mRNA LNPs中,以提高mRNA的翻译效率。实验结果表明,与不含代谢物的LNPs相比,共递送ATP和GTP的LNPs在体外和体内均显著提高了mRNA编码蛋白的表达水平,尤其在缺氧条件下效果更为显著。这一策略为改善mRNA LNP疗法提供了新的思路。
结果与讨论
本研究选择了四类关键代谢物进行共递送,包括核苷酸/核苷酸衍生物(ATP、GTP、ADP、AMP、焦磷酸)、氨基酸(L-His)、辅酶(NAD、FAD、NADH)和碳水化合物(葡萄糖)。通过微流体混合技术制备了包含这些代谢物的LNPs,并对其进行了表征。结果显示,LNPs的粒径在157-187 nm之间,多分散性指数(PDI)在0.14-0.26之间,表面电荷(ζ电位)在-3.5-1.5 mV之间,这些参数与不含代谢物的LNPs相似,表明代谢物的加入并未显著影响LNPs的物理性质。此外,mRNA的封装效率在63.0-90.0%之间,各代谢物的封装效率在5.0-68.9%之间,表明代谢物被成功封装在LNPs中。萤火虫荧光素酶(FLuc)表达:在常氧(21%氧气)和缺氧(1%氧气)条件下,评估了不同代谢物共递送的LNPs对FLuc表达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在常氧条件下,共递送GTP和ATP的LNPs显著提高了FLuc的表达水平,分别比不含代谢物的LNPs提高了约9倍和8倍(图2b)。相比之下,共递送氨基酸、辅酶和碳水化合物的LNPs对FLuc表达水平的提升不显著(图2b)。在缺氧条件下,共递送GTP和ATP的LNPs仍然显著提高了FLuc的表达水平,分别比不含代谢物的LNPs提高了约19倍和16倍(图2c)。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表达:通过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镜(CLSM)观察,发现共递送GTP和ATP的LNPs在常氧和缺氧条件下均显著提高了EGFP的表达水平。在常氧条件下,与不含代谢物的LNPs相比,共递送GTP和ATP的LNPs处理后的细胞显示出更强的绿色荧光信号(图2d)。在缺氧条件下,这一趋势同样明显(图2e)。人促红细胞生成素(EPO)表达: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评估,发现共递送GTP和ATP的LNPs在常氧和缺氧条件下均显著提高了EPO的表达水平。在常氧条件下,与不含代谢物的LNPs相比,共递送GTP和ATP的LNPs处理后的细胞上清液中EPO的浓度分别提高了约3倍和2.5倍(图2f)。在缺氧条件下,这一提升效果更为显著,共递送GTP和ATP的LNPs处理后的细胞上清液中EPO的浓度分别提高了约4倍和3.5倍(图2g)。
1.3 机制研究结果:
细胞黏附与摄取:通过流式细胞仪和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发现共递送GTP和ATP的LNPs显著增加了细胞黏附与摄取。与不含代谢物的LNPs相比,共递送GTP和ATP的LNPs处理后的细胞显示出更高的几何平均荧光强度(GMFI),表明更多的LNPs被细胞摄取(图3a, b)。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结果进一步证实了这一点,共递送GTP和ATP的LNPs处理后的细胞内红色荧光信号(代表Cy5标记的FLuc mRNA)更强(图3c, d)。内吞机制:通过使用特定的内吞抑制剂(EIPA、NaN₃和细胞松弛素D),探究了不同LNPs的内吞途径。实验结果显示,共递送GTP和ATP的LNPs主要通过能量依赖的内吞途径被细胞摄取(图3e-g)。这一发现为理解我们的代谢物共递送策略如何影响LNPs的细胞摄取提供了重要线索。内涵体逃逸:通过共聚焦显微镜和Pearson相关系数(PCC)分析,评估了不同LNPs的内涵体逃逸特性。实验结果显示,共递送GTP和ATP的LNPs在内涵体逃逸方面表现出更好的特性,PCC值显著低于不含代谢物的LNPs(图4c)。此外,通过钙黄绿素泄漏实验,发现共递送GTP和ATP的LNPs处理后的细胞中钙黄绿素信号更广泛地分布于细胞质中,进一步证实了其更好的内涵体逃逸特性(图4d)。
1.4 体内疗效与耐受性评估结果:
体内FLuc表达:在雌性C57BL/6小鼠中通过尾静脉注射评估不同LNPs的体内疗效。实验结果显示,共递送GTP和ATP的LNPs显著提高了FLuc在肝脏和脾脏中的表达水平(图5a, b)。特别是ATP共递送的LNPs,其FLuc信号强度显著高于不含代谢物的LNPs(图5b)。此外,代谢物共递送策略并未改变LNPs的天然生物分布特性(图5c)。体内EPO表达:通过ELISA评估血清中EPO的浓度,发现共递送GTP、ATP和AMP的LNPs显著提高了EPO的表达水平(图5d)。这一结果表明,代谢物共递送策略在体内同样能够有效提高mRNA编码蛋白的表达水平。耐受性评估:通过组织学评估、血液检测和体重保留研究,发现代谢物共递送策略在体内表现出良好的耐受性。组织学评估结果显示,共递送代谢物的LNPs处理后的小鼠主要器官(肝脏、脾脏和肺)未出现明显的组织损伤或炎症反应(图5e)。血液检测结果显示,共递送代谢物的LNPs处理后的小鼠血液生化指标(如碱性磷酸酶、丙氨酸转氨酶、天冬氨酸转氨酶、血尿素氮和肌酐)与PBS对照组无显著差异(图5f)。此外,体重保留研究结果显示,共递送代谢物的LNPs处理后的小鼠体重与PBS对照组无显著差异(图S9)。这些结果表明,代谢物共递送策略在体内是安全且可耐受的。结论
本研究提出了一种代谢物共递送策略,通过将关键代谢物封装在mRNA LNPs中,显著提高了mRNA的翻译效率。共递送ATP和GTP的LNPs在体外和体内均表现出优异的疗效,尤其在缺氧条件下效果更为显著。此外,这些LNPs还显示出良好的耐受性。未来研究将进一步探讨ATP和GTP如何改善LNP的递送效率,并评估该策略在其他疾病模型中的应用潜力。
参考文献:Ma, Yutian, et al. "A Metabolite Co-Delivery Strategy to Improve mRNA Lipid Nanoparticle Delivery." 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