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推荐:气相|液相|光谱|质谱|电化学|元素分析|水分测定仪|样品前处理|试验机|培养箱


化工仪器网>技术中心>工作原理>正文

欢迎联系我

有什么可以帮您? 在线咨询

体积表面电阻率试验机实验方式与工作原理

来源:北京中航时代仪器设备有限公司   2025年05月14日 11:02  

体积表面电阻率试验机实验方式与工作原理

体积表面电阻率试验机实验方式

体积表面电阻率试验机主要用于测量绝缘材料的体积电阻率(ρv)和表面电阻率(ρs),二者分别反映材料内部和表面的导电性能。实验过程需遵循标准化流程,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具体步骤如下:

(一)样品制备与预处理

样品要求:制备平整、无缺陷的固体绝缘材料试样,通常为圆形或方形片状(如直径 50mm、厚度 1-3mm),表面需清洁干燥,避免污染影响测试结果。

环境调节:将样品置于规定的温度(如 23±2℃)和湿度(如 50±5% RH)环境中预处理 24 小时,消除环境因素对材料电性能的干扰。

(二)设备连接与电极布置

电极系统:采用三电极或四电极结构,核心包括:

主电极(测量电极):与样品直接接触,施加测试电压或采集电流信号;

保护电极:环绕主电极,防止表面漏电流影响体积电阻测量,或抑制边缘效应以准确获取表面电流;

高压电极:提供稳定的直流电压(如 100V、250V、1000V 等)。

连接方式:体积电阻测试时,电压施加于样品上下表面的主电极与高压电极之间,电流通过样品内部;表面电阻测试时,电压施加于同一表面的主电极与高压电极之间,电流沿样品表面流动。

(三)测试流程

空载校准:开机后先进行空电极校准,扣除设备自身漏电流和环境噪声,确保基线数据稳定。

样品安装:将样品置于电极系统中,确保电极与样品紧密贴合,避免空气间隙导致接触电阻误差。

电压施加与数据采集:

施加恒定直流电压(如 100V),保持 1-60 秒(视材料极化特性而定),待电流稳定后,通过高阻计测量流经样品的微弱电流(范围可低至 10⁻¹⁴A)。

分别记录体积电流(Iv)和表面电流(Is),用于计算体积电阻(Rv=V/Iv)和表面电阻(Rs=V/Is)。

电阻率计算:

体积电阻率:ρv = Rv × (S/L),其中 S 为电极接触面积(cm²),L 为样品厚度(cm),单位为 Ω・cm;

表面电阻率:ρs = Rs × (L/W),其中 L 为主电极周长(cm),W 为保护电极与主电极之间的间距(cm),单位为 Ω(无量纲,反映单位面积的表面电阻)。

(四)重复性与精度控制

每组样品测试 3 次以上,取平均值以降低随机误差;若数据离散度较大,需检查样品均匀性、电极接触状态或环境参数是否符合要求。

体积表面电阻率试验机工作原理

体积表面电阻率试验机的核心原理基于欧姆定律(R=V/I),通过测量材料在直流电场下的电阻特性,结合几何参数计算电阻率。其技术实现需解决两大关键问题:微弱电流测量和电极结构设计。

(一)微弱电流测量技术

绝缘材料的电阻率高(通常≥10⁹Ω・cm),流经样品的电流极小(≤10⁻⁹A),传统电流表无法直接测量。设备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高阻测量电路:通过静电计或高阻计模块,利用场效应晶体管(FET)或运算放大器构建高输入阻抗放大电路,将微弱电流转换为可测电压信号。

电磁屏蔽:设备主体置于金属屏蔽箱内,电极系统采用法拉第笼结构,抑制外界电磁干扰和环境漏电流,确保信号纯净。

(二)电极结构与误差抑制

体积电阻测量原理:

样品被视为均匀介质,电流垂直穿过样品厚度方向。主电极与高压电极分别接触样品上下表面,保护电极(位于高压电极外围)与主电极同电位,消除边缘处的电场畸变和表面漏电流,使电流仅通过样品内部区域。

公式 ρv=Rv×(S/L) 的推导基于均匀电场假设,电极面积 S 和厚度 L 的精确测量是计算的关键。

表面电阻测量原理:

电流沿样品表面流动,主电极与高压电极位于同一表面,保护电极环绕主电极并施加相同电压,形成 “电屏障”,阻止电流从主电极边缘向外部扩散(边缘效应),确保测量的电流仅通过主电极覆盖的表面区域。

表面电阻率 ρs 反映单位面积的表面导电能力,其值与材料表面清洁度、湿度等因素高度相关。

(三)直流电压的选择与极化效应

测试采用直流电压而非交流电压,避免交变电场下介质损耗和电容效应的干扰。但施加直流电压时,材料可能产生极化现象(如离子迁移、偶极子取向),导致初始电流包含充电电流和位移电流。因此,需等待极化过程稳定(通常 1-2 分钟),仅测量稳态传导电流,以确保电阻率计算的准确性。



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化工仪器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非化工仪器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企业未开通此功能
详询客服 : 0571-87858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