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部穿刺器作为微创手术中建立腹腔通道的关键器械,其标准杆的设计需严格遵循医疗行业标准,以确保手术安全性与操作精准性。
一、结构标准
尺寸规格
外径:通常覆盖3mm、5mm、10mm、12mm等规格,适配不同手术需求(如小儿手术或单孔腹腔镜)。
长度:常见规格为80-150mm,需匹配患者体型及穿刺深度要求。
锥度设计:杆身需具备渐进式锥度,减少组织阻力,避免损伤脏器。
部件组成
杆体:主体结构,需具备高强度与抗弯曲性能。
尖duan:采用斜切面或三棱刃设计,确保穿刺锋利度与组织分离效果。
密封组件:配套硅胶或聚氨酯密封阀,实现术中气腹维持。
锁定装置:螺纹卡扣或旋钮式结构,确保穿刺鞘与杆体连接稳固。
二、材料标准
杆体材料
医用不锈钢:抗腐蚀性强,适用于多次灭菌(如高温高压灭菌134℃/18分钟)。
高分子材料:轻量化设计,减少器械疲劳,适用于一次性使用场景。
表面处理
杆体表面需经抛光或钝化处理,Ra值≤0.8μm,降低组织粘连风险。
涂层技术:摩擦系数≤0.1,提升器械顺滑度。
三、性能标准
力学性能
穿刺力:≤15N(模拟猪腹壁组织测试),避免过度施力导致脏器损伤。
抗弯强度:杆体弯曲角度≥15°无断裂,确保术中操作稳定性。
密封性能
气密性测试:4kPa气压下泄漏量≤0.1mL/min,保障气腹稳定性。
阻气性测试:冒泡数≤5个/分钟(4kPa压力),防止气体逸出。
生物相容性
细胞毒性≤1级,皮内反应值≤1.0,无迟发型超敏反应。
四、操作规范
术前准备
确认杆体与穿刺鞘型号匹配,检查密封阀完整性。
采用环氧乙烷或过氧化氢等离子灭菌,SAL≤10⁻⁶。
术中操作
穿刺角度与腹壁呈30-45°,避免垂直穿刺损伤血管。
穿刺深度≤80mm(成人),实时监测气腹压力。
术后处理
一次性器械按医疗废物处理,可重复使用器械需立即清洗并干燥。
记录器械使用次数,不锈钢杆体重复使用≤10次。
五、安全认证
国际标准
符合质量管理体系,通过CE认证审批。
国内标准
执行规范。
注册证号需标注于产品包装。
相关产品
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化工仪器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非化工仪器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