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波(Ultrasonic Wave) 是指频率高于人类听觉范围(>20 kHz)的声波,属于机械振动波,需通过介质(如固体、液体、气体)传播。以下是其核心要点:
1. 基本特性
频率范围:
人类可听声波:20 Hz ~ 20 kHz
超声波:20 kHz ~ 10 MHz(工业常用 20 kHz~1 MHz)
更高频段(>1 GHz)称为 特超声(Hypersound)。
传播特性:
方向性强:高频波束不易扩散,适合精准探测(如超声波成像)。
穿透能力:在固体、液体中传播距离远,气体中衰减快。
反射与折射:遇到不同介质界面会反射(如B超成像原理)。
2. 产生方式
超声波通常由 压电换能器(Piezoelectric Transducer) 产生:
压电效应:对石英、陶瓷(如PZT)等材料施加电压,使其振动产生超声波。
逆压电效应:接收超声波时,振动转化为电信号(用于探测)。
3. 主要应用领域
(1) 工业领域
无损检测(NDT):检测金属裂纹、焊接缺陷(如超声波探伤仪)。
清洗:利用空化效应(Cavitation)去除精密零件污渍(频率 20~40 kHz)。
焊接:塑料/金属的超声波焊接(如手机外壳封装)。
(2) 医疗领域
超声成像(B超、彩超):通过反射波生成体内器官图像(2~18 MHz)。
治疗:碎石(冲击波)、物理治疗(促进组织修复)。
(3) 其他应用
测距与传感:超声波雷达(如汽车倒车雷达、无人机避障)。
生物学:声呐(蝙蝠、海豚导航)、驱虫设备(>25 kHz)。
4. 超声波 vs 普通声波
特性 | 超声波 | 可听声波 |
---|---|---|
频率 | >20 kHz | 20 Hz~20 kHz |
传播距离 | 远(固体/液体中) | 较近(易被空气吸收) |
能量密度 | 高(可集中用于切割/焊接) | 低 |
人类感知 | 不可听 | 可听 |
5. 安全注意事项
高强度超声波可能对细胞或组织造成损伤(如工业设备需防护)。
医疗诊断用的低功率超声波通常无害。
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化工仪器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非化工仪器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