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查显微镜各部件是否齐全、完好,镜头是否清洁,如有灰尘或污渍,应用专用的擦镜纸轻轻擦拭干净。
将金相显微镜放置在平稳、整洁的工作台上,周围应避免震动和强磁场干扰。
准备好待观察的金相样品,确保样品表面经过研磨、抛光等处理,具有良好的光洁度和平整度。
将样品放在载物台上,用样品夹或压片固定好,确保样品在观察过程中不会移动。
选择合适的物镜和目镜,根据样品的放大倍数要求进行安装。一般先从低倍物镜开始观察,逐渐切换到高倍物镜。
打开光源开关,调节光源亮度旋钮,使光线强度适中。对于一些具有柯勒照明系统的显微镜,还需要进行柯勒照明调节,以获得均匀、明亮的照明效果。具体操作通常是先将聚光镜光圈调至最小,然后调节聚光镜的高度和位置,使灯丝成像在视场光阑平面上,再逐渐打开视场光阑和聚光镜光圈,直至视场照明均匀。
转动粗调焦旋钮,使载物台上升或下降,同时从侧面观察物镜与样品之间的距离,将物镜接近样品表面,但不要接触到样品。
通过目镜观察,缓慢转动粗调焦旋钮,使载物台逐渐下降,直到看到样品的大致图像,然后再转动微调焦旋钮,使图像清晰聚焦。
调节物镜转换器,选择不同倍数的物镜进行观察。在切换物镜时,应注意避免物镜碰撞样品。每次切换物镜后,都需要重新微调焦,以获得清晰的图像。
根据需要调节孔径光阑和视场光阑的大小,以改善图像的对比度和分辨率。孔径光阑主要影响图像的分辨率和景深,缩小孔径光阑可以增加景深,但会降低分辨率;视场光阑主要用于控制视场范围和减少杂散光,使图像更加清晰。
在观察过程中,可以根据样品的特点和观察目的,选择不同的观察方法,如明场观察、暗场观察、偏光观察等。明场观察适用于一般的金相组织观察;暗场观察则对于观察微小的夹杂物、裂纹等缺陷较为有效;偏光观察可用于分析具有各向异性的材料,如晶体材料的织构等。
如果显微镜配备了成像系统,如数码相机或摄像机,可以将观察到的图像拍摄下来,以便后续分析和保存。在拍摄图像时,应注意设置合适的曝光时间、增益等参数,以获得清晰、准确的图像。
对拍摄的图像进行分析,测量金相组织的尺寸、形状、分布等参数,可使用图像分析软件进行定量分析。根据金相组织的特征,结合材料的成分、加工工艺等因素,分析材料的性能和质量。
观察结束后,关闭光源,将物镜转离样品,取下样品。
用擦镜纸清洁物镜和目镜,然后将显微镜各部件恢复到初始位置,盖上防尘罩。
整理好工作台上的物品,保持实验室环境的整洁。
不同型号和品牌的金相显微镜在操作细节上可能会有所差异,因此在使用前应仔细阅读显微镜的操作说明书,按照说明书的要求进行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