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BM粘弹性测试仪使用指南:
一、操作前准备
设备检查与预热
确认仪器外观无损坏,所有连接线牢固,尤其是应力传感器、位移传感器及温控系统线路。
开启设备电源,预热至少30分钟,确保内部电子元件稳定工作。部分型号(如Rheogel-E4000)需提前启动恒温槽,设定目标温度(如-150℃至400℃可选范围)。
样品准备
固体样品:如涂膜需裁剪为标准尺寸(例:宽度5mm、厚度0.05mm、有效长度15mm),确保表面平整无褶皱。
液体/凝胶样品:使用专用注射器注入测量腔,避免气泡产生。若测试高粘度样品(如胶黏剂),需选用高扭矩型号(如G5000系列)。
薄膜样品:采用专用拉伸夹具固定,调整夹具间距至样品有效长度匹配。
环境控制
实验室温度控制在20-25℃,湿度低于60%RH,避免气流干扰。
若需控温测试,提前设置恒温槽温度并等待稳定(例:从-50℃升温至100℃,速率3℃/min)。
二、操作步骤
安装样品
固体样品:将样品水平放置于拉伸夹具中,拧紧固定螺丝,确保无滑移风险。
液体样品:选择锥板(锥角1-3°)或平行板夹具(直径25-50mm),注入样品至刻度线,降低测量头至设定间隙(例:1mm)。
薄膜样品:使用防挥发盖密封夹具,防止测试过程中溶剂蒸发。
参数设定
测试模式:根据样品类型选择动态应变控制或动态应力控制模式。
频率范围:设定0.0001-100Hz(例:聚合物研究常用0.1-10Hz)。
温度程序:输入升温/降温速率(例:3℃/min)及目标温度点。
应变幅度:设置±0.01%至15%(例:固体样品用0.01%,凝胶用5%)。
启动测试
点击控制软件“开始”按钮,设备自动施加正弦波应力/应变。
实时观察应力-应变波形相位差(δ),确保数据稳定后再记录。
数据采集
设备自动记录储能模量(E')、损耗模量(E'')、损耗角正切(tanδ=E''/E')等参数。
高级型号(如Rheosol-G系列)可同步采集复数粘度(η*)、动态粘度(η')等流变数据。
三、UBM粘弹性测试仪数据处理与分析
数据导出
测试完成后,将数据保存为ASCII或CSV格式,支持导入Excel或专业软件(如UBM-V3 Rheo Station)。
典型输出参数包括:
E'(Pa):反映材料弹性(固体特性)
E''(Pa):反映材料粘性(液体特性)
tanδ:评估阻尼性能(tanδ>1为粘性主导,tanδ<1为弹性主导)
高级分析
主曲线绘制:通过时间-温度叠加原理,生成宽频域/温域主曲线。
玻璃化转变温度(Tg)测定:在tanδ-温度曲线中,峰值温度对应Tg。
交联密度计算:基于橡胶弹性理论,通过E'在高频区的平台值计算。
报告生成
软件自动生成包含测试条件、原始数据、分析结果的报告。
支持3D图形输出(如温度-频率-模量曲面图),直观展示材料粘弹性行为。
相关产品
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化工仪器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非化工仪器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