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推荐:气相|液相|光谱|质谱|电化学|元素分析|水分测定仪|样品前处理|试验机|培养箱


化工仪器网>技术中心>其他文章>正文

欢迎联系我

有什么可以帮您? 在线咨询

总是emo?可能是缺维生素B12了

来源:普兰德(上海)贸易有限公司   2025年05月07日 14:41  
你是否经常感到疲惫、情绪低落,甚至记忆力减退?除了压力因素,这可能是身体在提醒你:维生素B12不足了!作为神经系统的“守护者”, 维生素B12能维持髓鞘合成,确保神经信号高效传递。一旦缺乏,不仅会导致贫血,还会引发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甚至损伤认知功能。

 


食品中维生素B12的测定

素食者、肠胃功能较弱或长期服药的人群更易缺乏维生素B12想告别emo? 先关注营养均衡:多吃鱼类、肉类、乳制品等富含维生素B12的食物。那么,食品中的维生素B12是如何检测的呢?

根据 《GB 5009.285-202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维生素B12的测定》,维生素B12的检测方法分为液相色谱法、液相色谱质谱法和微生物法,其中微生物法(第三法)适用于乳及乳制品。在检测过程中,实验操作的精准度直接影响结果可靠性。

接下来我们以微生物法(第三法)为例,了解实验步骤及BRAND高精度移液产品的应用。

01 试剂配制
按照国标要求,分别配置相应浓度的乙醇溶液、氯化钠溶液、盐酸溶液、氢氧化钠溶液和提取溶液。
BRAND产品应用:
瓶口分液器(Dispensette® S/ Dispensette® S ORG)
特点:通用型适用于盐溶液和碱溶液的分液(如氯化钠和氢氧化钠等),有机型适用于有机溶剂和酸溶液的分液(如乙醇和盐酸等);

优势:可以快速安全地定量分液,避免手动倾倒的挥发、飞溅风险,精度可达标称量程的±0.5%。

d3f85828eb664513bbb7fe7bc9d4645c_640_wx_fmt=jpeg&from=appmsg&tp=webp&wxfrom=10005&wx_lazy=1.webp

 

0 标准溶液配制
分别配置维生素B12标准储备液、中间液、标准工作液和标准使用工作液。

BRAND产品应用:

BLAUBRAND®容量瓶
特点:符合ISO 4787要求,达到A级精度;

优势:原材料采用Boro 3.3玻璃,干热烘箱或灭菌器中加热至250 °C 不发生体积改变。

2722d48ef0f2a6562c5ba57dd6778906_640_wx_fmt=jpeg&from=appmsg&tp=webp&wxfrom=10005&wx_lazy=1.webp

 

03  样品前处理

标准曲线配置:按表格分别加入相应体积的水、维生素B12标准使用工作液和维生素B12测定用培养基于试管中。

待测液配置:按表格分别加入相应体积的水、试样提取液和维生素B12测定用培养基于试管中。

BRAND产品应用

Handystep® touch S

特点:具有序列分液功能,高效配置标准曲线和待测液;

优势:彩色触摸屏操控,可以自动识别吸头。

16104e0d44a68f704ce91121b0389831_640_wx_fmt=png&tp=webp&wxfrom=10005&wx_lazy=1.png

 

 

04  灭菌与接种

培养试管中加入1颗玻璃珠,121℃高温高压灭菌,除了标准曲线管中空白S1管外,用移液器分别向上述试管中加入1滴(约50μL)测试菌液。

BRAND产品应用
移液器(Transferpette® S)
特点:5~50μL移液器精度可达标称量程的0.8%;

优势:具有Easy Calibration 易校准技术,轻松调节精度。

eef24cf8c3700d8936bba532eb1a2572_640_wx_fmt=png&tp=webp&wxfrom=10005&wx_lazy=1.png

 

05  培养与检测

将试管于36℃±1℃培养19~20小时,以接种空白管做对照,测定标准管及待测管的透光率,计算维生素B12浓度。

 

使用BRAND 高精度移液产品,可以提升食品检测的准确性、效率与实验安全性。如果对我们的产品感兴趣,欢迎联系我们申请试用~

 

参考文献

 

[1]GB 5009.285-202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维生素B12的测定


 

 

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化工仪器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非化工仪器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企业未开通此功能
详询客服 : 0571-87858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