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细胞生物学研究中,对细胞膜进行荧光标记和示踪是观察细胞行为、分析细胞相互作用以及研究细胞迁移和分布的重要手段。DiI (DiIC18(3))作为一种亲脂性膜染料,凭借其染色机制和优异的性能,成为细胞膜标记领域的理想选择。
一、DiI 的染色机制与特性
DiI 是一种亲脂性膜染料,其核心结构赋予了它一定的染色特性。DiI 在进入细胞膜之前荧光非常弱,仅当进入到细胞膜后才可以被激发出很强的荧光。这种荧光增强效应归因于 DiI 分子与细胞膜脂质双层的相互作用。DiI 分子具有疏水性,能够自发地插入到细胞膜的脂质双层中,并沿着膜平面进行侧向扩散。随着 DiI 分子在细胞膜中的逐渐扩散,整个细胞膜会被均匀染色,发出明亮的荧光。
DiI 的荧光信号稳定,不易受到光漂白的影响,这使得它在长时间的观察和检测中表现出色。此外,DiI 对细胞的毒性极低,通常不会影响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和生存力,适用于活细胞的长期示踪和观察。
二、DiI 的细胞膜染色与示踪应用
细胞膜标记
DiI 最常见的应用是对细胞膜进行标记,以观察细胞的形态和行为。在细胞标记实验中,将细胞与 DiI 染色液混合孵育,DiI 分子会迅速插入到细胞膜中并发出荧光。通过荧光显微镜可以清晰地观察到细胞膜的轮廓和形态变化。
DiI 标记的细胞膜荧光信号均匀且稳定,能够长时间保持荧光强度,适用于多种细胞类型,包括贴壁细胞和悬浮细胞。标记后的细胞可以用于后续的细胞培养、细胞迁移实验和细胞相互作用研究等。
细胞示踪
DiI 被广泛用于细胞示踪实验,特别是在神经科学领域。它可以作为正向或逆向的示踪剂,用于标记和追踪神经元及其突起。在神经组织切片或活体动物模型中,DiI 标记的神经元可以通过荧光成像技术进行长期观察,揭示神经元的连接模式、信号传导路径以及神经网络的动态变化。
此外,DiI 还可以用于标记和追踪其他类型的细胞,如免疫细胞、干细胞和肿瘤细胞等。在体内实验中,DiI 标记的细胞可以通过荧光成像技术实时观察其在生物体内的分布、迁移和存活情况,为细胞治疗、组织工程和肿瘤转移等研究提供重要数据支持。
三、DiI 的操作使用方法
染色前准备
在进行 DiI 染色之前,需要准备好细胞样本。对于贴壁细胞,可以使用胰蛋白酶消化收集细胞,然后用适当的缓冲液洗涤细胞,去除残留的培养基成分。对于悬浮细胞,直接收集细胞并进行洗涤。将细胞调整到合适的浓度,一般为 1×10^5 - 1×10^6 cells/mL,以便于后续的染色和检测。
染色过程
将准备好的细胞与 DiI 染色液混合,DiI 的常用工作浓度为 5 - 20 μM。将混合后的细胞悬液置于 37℃、5% CO₂ 的细胞培养箱中孵育 5 - 30 分钟。在孵育过程中,DiI 分子会插入到细胞膜中,产生荧光信号。孵育时间可根据细胞类型和实验需求进行优化,以获得最佳的染色效果。
染色后处理
孵育完成后,用PBS轻轻洗涤细胞两次,去除未结合的染料。对于需要进行细胞膜标记观察的样本,将标记后的细胞接种到培养皿或培养板中,加入适量的培养基,放入细胞培养箱中进行培养。对于需要进行细胞示踪实验的样本,将标记后的细胞用于后续的体内或体外实验。使用荧光显微镜进行观察时,设置 549 nm 的激发波长和 565 nm 左右的发射波长检测通道,收集红色荧光信号,实现对细胞膜的标记和示踪。
四、DiI 的应用案例与研究成果
DiI 已被广泛应用于多种研究领域。在神经科学中,DiI 用于标记和追踪神经元及其突起,揭示神经网络的连接模式和信号传导路径。在细胞迁移研究中,DiI 标记的细胞被用于观察细胞在 wound healing 实验和 transwell 实验中的迁移能力,为研究细胞运动机制和肿瘤转移提供了重要数据支持。
在细胞相互作用研究中,DiI 与荧光共振能量转移技术结合,用于研究细胞间的信号传递和分子相互作用。在细胞治疗研究中,DiI 标记的干细胞被移植到宿主体内,通过荧光成像技术观察干细胞的分布和分化情况,为干细胞治疗的临床应用提供了重要的实验依据。
相关产品
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化工仪器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非化工仪器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