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色池磁力搅拌器是实验室中用于精确混合溶液、维持样品均匀性的常用设备,尤其在分光光度法、光谱分析等实验中不可少。其核心原理是通过磁力驱动搅拌子旋转,使液体形成涡流以达到混合目的。以下从设备选择、操作流程、参数优化、注意事项及维护等方面展开详细说明。
一、设备选择与适用场景
1. 类型匹配
- 常规比色池:多用于可见光或紫外光谱分析,需选择底部平整的磁力搅拌器,避免因震动导致光路偏移。
- 微型比色池(如微量样本):需搭配小型搅拌子(长度≤3 mm),并选用低转速模式以防止液体溅出。
- 恒温实验:若需控温(如酶促反应),应选择带加热功能的搅拌器,并配合水浴循环系统。
2. 材质兼容性
- 搅拌子材质需与样本性质匹配:
- 普通溶液:可选聚四氟乙烯(PTFE)涂层搅拌子,耐腐蚀且无磁性干扰。
- 强酸/强碱体系:建议使用玻璃包裹磁性内核的搅拌子,避免金属腐蚀。
- 比色池材质(如石英、塑料)需与搅拌子硬度匹配,防止划伤光学表面。
二、操作前准备
1. 设备检查
- 确认搅拌器托盘平整无异物,磁力耦合部位无残留磁性颗粒。
- 测试转速调节旋钮和加热功能(如有)是否正常响应。
- 检查电源电压是否匹配(通常为AC 220V,部分型号支持宽电压)。
2. 溶液预处理
- 倒入比色池的液体量需覆盖搅拌子高度的2/3以上,避免干转损坏电机。
- 若溶液含易挥发成分(如乙醇、丙酮),需预先密封比色池盖,减少挥发导致浓度变化。
三、操作流程与参数优化
1. 搅拌子放置
- 将搅拌子浸入液体中,紧贴比色池底部中央位置。
- 禁忌:搅拌子未全浸没会导致涡流不足;接触池壁可能引发震动或局部过热。
2. 转速调节
- 低速起步:初始设置转速为100-200 RPM(转/分钟),观察液体混合状态。
- 逐步加速:根据溶液黏度调整转速,典型范围如下:
- 水溶液:300-600 RPM
- 高黏度液体(如甘油):800-1500 RPM
- 微量样本(<1 mL):≤500 RPM,避免液体飞溅
- 临界点判断:以液体形成稳定涡流且无气泡滞留为准,过高转速会引入空气泡,干扰吸光度测量。
3. 温度控制(如需)
- 设定目标温度(如25℃±0.5℃),开启加热功能后需预热10-15分钟。
- 使用测温探头实时监测,避免温度波动影响反应平衡或溶剂挥发。
4. 计时与取样
- 混合时间根据实验要求而定:
- 快速反应(如酸碱中和):搅拌30秒即可达到均一。
- 缓慢过程(如沉淀溶解):需持续搅拌5-10分钟。
- 取样前需停止搅拌,静置3-5秒消除涡流,避免液面波动导致移液误差。
四、关键注意事项
1. 防磁干扰
- 避免手机、磁铁等强磁场靠近设备,可能导致搅拌子停转或转速异常。
- 若使用多个搅拌器,需间隔摆放,防止磁力交叉干扰。
2. 气泡管理
- 搅拌过程中产生的气泡需通过轻敲比色池外壁或短暂静置消除,否则会散射光线,影响比色结果。
- 可加入少量消泡剂(如正辛醇),但需确保对实验无干扰。
3. 清洁与交叉污染
- 每次使用后立即清洗搅拌子,先用超纯水冲洗,再浸泡于10%稀硝酸溶液中超声10分钟,去除残留有机物。
- 比色池需用对应溶剂润洗3次(如石油醚测油类后需用正己烷清洗),避免样品残留影响后续检测。
五、维护与保养
1. 日常维护
- 清理搅拌器表面污渍,定期用无尘布擦拭磁力耦合区域。
- 检查电源线是否老化,避免接触液体造成短路。
2. 长期存放
- 拔下电源插头,放置于干燥器中保存,每月通电一次防止电容老化。
- 搅拌子需单独存放,避免碰撞导致磁性减弱。
相关产品
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化工仪器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非化工仪器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