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仪器准备
设备组装
检查灌砂筒、漏斗、防风筒、套环等组件完整性,确保连接稳固;
根据试坑尺寸选择匹配的灌砂筒规格(φ100mm或φ150mm)。
量砂校准
使用粒径0.25-0.5mm的干燥标准砂,预先测定其密度(校准方法:将砂装满套环后刮平,称量剩余砂质量计算单位体积密度);
校准步骤需重复3次,误差需≤3ml,取平均值。
二、场地处理与试坑取样
地面整平
选择40×40cm平整区域,清除表面松散土层,试坑底部深度需达到检测土层要求;
粗糙地面需放置基板辅助定位,防止砂流失26。
试坑开挖
依据集料最大粒径选择试坑尺寸(如φ100mm筒对应≤13.2mm粒径);
垂直下挖至碾压层厚度,取出全部松动土样装入密封容器,称重并记录(含塑料袋质量);
取代表性土样测定含水率。
三、灌砂测量
砂量控制
将灌砂筒垂直放置于试坑上方,打开阀门匀速灌砂,直至砂停止流动后关闭阀门;
使用防风筒减少外界干扰,确保砂流量稳定13。
数据采集
称量灌砂后剩余砂质量,计算灌入试坑的砂重(总砂重-剩余砂重);
记录环境温度,必要时修正砂密度(水温变化影响体积)。
四、密度计算
公式应用
湿密度:ρ_湿 = (土样质量 - 容器质量)/ (灌入砂质量 / 砂密度);
干密度:ρ_干 = ρ_湿 / (1 + 含水率)。
误差控制
同一点位需重复试验2次,结果偏差≤0.03g/cm³;
砂密度需每批次试验前重新标定,避免砂受潮或污染。
五、注意事项
砂管理:试验后回收砂需过筛去除杂质,干燥保存57;
试坑规范:开挖时避免扰动坑壁,试坑直径应与碾压层厚度匹配;
雨天限制:湿度>85%时暂停试验,防止砂吸潮影响密度。
通过规范操作与精准数据记录,可有效评估土体压实质量,适用于路基、堤坝等工程检测。
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化工仪器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非化工仪器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