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法纺丝中的上油与热处理工艺解析
1. 上油工艺
● 作用:降低纤维摩擦系数,防止后续加工中的静电和毛丝问题。
提升纤维集束性,便于卷绕和纺织加工。
● 工艺要点:
油剂类型:多为乳化油或硅油,需与纤维材质相容(如腈纶常用阴离子型油剂)。
上油方式:通过浸渍或喷淋施加,控制含油率在0.1%-0.3%。
2. 热处理工艺
● 目的:
干燥致密化:去除纤维内部溶剂残留,消除微孔结构,提高密度和强度。
热定型:稳定纤维结晶结构,减少后续收缩(如碳纤维原丝需蒸汽牵伸定型)。
● 关键参数:
温度控制:腈纶干燥温度通常为120-150℃,碳纤维需分段升温至200-300℃。
时间影响:过度热处理可能导致纤维变脆(如聚酮纤维强度下降率需控制在7%以内)。
3. 协同效应
● 上油后的纤维需通过热处理使油剂均匀渗透,同时避免高温导致油剂分解。
● 特殊纤维(如氨纶)可能结合干法工艺,先上油再热定型以优化弹性。
注:工艺参数需根据纤维类型(如聚酮、聚丙烯腈)调整,以平衡性能与生产效率。
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化工仪器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非化工仪器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