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推荐:气相|液相|光谱|质谱|电化学|元素分析|水分测定仪|样品前处理|试验机|培养箱


化工仪器网>技术中心>其他文章>正文

欢迎联系我

有什么可以帮您? 在线咨询

国内油田含水率现状揭秘:你的原油达标了吗?

来源:杭州飞科电气有限公司   2025年04月30日 14:41  

“含水率超标,不仅拉低原油品质,还可能让企业面临巨额损失!”——这是国内众多油田企业的共同焦虑。

随着开采年限增长,国内主力油田普遍进入高含水期,部分老油田含水率甚至超过80%!而新开发的页岩油、稠油区块,因开采工艺特殊性,含水波动也更大。

img1 

江苏油田特高含水区块

那么问题来了:原油含水率究竟多少才算合格?企业如何高效把控这一关键指标?

1. 国内油田含水率现状:高含水成常态

·       常规油田:开采中后期含水率普遍达70%-90%,部分区块甚至超95%。

·       非常规油田(页岩油、稠油):因开采工艺复杂,含水率波动剧烈,需实时监控。

·       行业标准:根据《GB/T 6536-2010石油产品蒸馏测定法》,商品原油含水率需≤0.5%(特殊要求可达≤0.3%),否则面临掺水超标处罚或炼厂拒收风险。

2. 含水率超标的三大后果

·       经济损失:每超标1%,每吨原油售价可能下降数十元,千万吨级油田年损失超千万元。

·       设备损耗:高含水原油易腐蚀管道、降低炼化效率,增加维护成本。

·       环保风险:含水超标可能导致脱水工艺超负荷,废水排放不达标。

img2 

被腐蚀的原油管道

面对复杂多变的含水率挑战,传统人工取样检测已无法满足需求——耗时长、误差大、数据滞后!
杭州飞科电气研发生产的ALC05原油在线含水分析仪,为油田企业提供智能化、高精度的解决方案!

1. 高精度测量,适应全范围含水工况

·       ALC05采用静态分离+电容传感技术,确保测量精度稳定在±3%以内,无论是低含水(0-5%)还是中高含水(5%-100)原油,都能精准检测。

·       抗干扰更强:相比传统动态在线检测,ALC05的静态测量方式受流速、气泡等因素干扰更小,数据更稳定可靠。

·       全工况覆盖:从轻质原油到高粘度稠油,ALC05均可精准测量ALC05-HT型高温井口原油含水分析仪最zui高可接受介质温度180℃,适应不同油藏特性,确保每一批原油的品质可控。

img3 

ALC05-HT型高温井口原油含水分析仪及应用

2. 在线监测,快速响应生产需求

·       全天候实时监测:ALC05可24小时连续运行,数据更新频率最短可达5分钟,及时捕捉含水率变化,避免生产波动带来的损失。

·       智能联动控制:支持4-20mA/RS485输出,轻松接入DCS/SCADA系统,实现自动化联动控制(如自动调节脱水设备或排水阀),进一步提升生产效率。

3. 经济高效,大幅降低运营成本

·       节省90%人工成本:取代传统人工取样+实验室检测模式,年节省检测费用超50万元,同时释放人力投入更高价值的工作。

·       优化药剂使用:通过实时监测含水率,精准调整破乳剂用量,降低药剂消耗15%-30%,年节约成本可达100万元以上。

·       维护成本低:ALC05设计简洁,运行稳定,维护需求低,长期使用更经济。

4. 适应复杂工况,稳定可靠

·       耐腐蚀抗干扰:采用特殊材质与结构设计,耐受原油中的硫化物、盐分及高温高压环境,适用于国内各类复杂油藏。

img4 

定制不锈钢ALC05

·       数据精准稳定:静态测量方式减少外界因素干扰,确保数据准确可靠,为生产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案例实证:新疆某油田降本千万的秘密

新疆某老油田采用在线含水分析仪后:
 含水率合格率从85%提升至99%,年增收超2000万元;
 脱水药剂用量下降30%,环保风险归零;
 人工成本减少90%,员工转岗投入高附加值工作。

img5 

ALC05在新疆油田应用

行动号召:让品质管控更简单

还在为含水率波动头疼?立即联系我们的销售工程师预约技术交流,体验ALC05原油在线含水分析仪如何让数据实时可控!
当行业进入精细化运营时代,精准监测就是核心竞争力。选择ALC05原油在线含水分析仪,不仅是选择一台设备,更是选择一套智能化生产管理体系!


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化工仪器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非化工仪器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企业未开通此功能
详询客服 : 0571-87858618